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1回复

[攻略]普陀山: 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2-2) [9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042
金币
75965
道行
36009
原创
2031
奖券
4131
斑龄
128
道券
74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66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2-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五、玉树琼枝法雨寺







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位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背山面海,四周樟松围绕,环境静溢幽雅,寺内天玉殿、玉佛殿、圆通殿、大雄殿、藏经楼等建筑,规模宏伟、瑰丽辉煌。







概况介绍:位于普陀山风景区中部,也是普陀山的后寺,是全山的第二大寺,皇家寺院。现今寺宇有殿宇194间,计8800平方米,分列六层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历史变迁:由于曾多次发生过火灾和海寇,"文革"间全部佛像被毁,经过好几代主持不断修复修缮才有恢复到今天的样貌

素斋提供:1.寺庙里有斋饭:早餐3元/人,午餐和晚餐都是5元/人(售票中午10:30、下午4:30)

路线交通:法雨寺前就有个站点

石牌坊





正面写有“海天佛国”,背面,写有“普陀圣境”石碑坊后是莲池畔,叫日莲池



池上有海会桥,是单孔石拱桥,建于清光绪年间,“海会”意指诸菩萨聚会在一起,共德之深与数量之多,犹如大海一样。





桥两旁石栏板上,镌有动物、花卉浮雕,石栏柱上雕有小石狮进寺庙的小路,两旁是黄色的墙

我们就沿着弯曲的步道上坡

前方就是被香樟林环绕的法雨寺山门





它并不在整座庙宇的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的一个重檐方亭,山门上有”天华法雨"题刻,还有哼哈二将

门票,也就是香花券5元/人



进了山门首先看到的是古樟成林





九龙壁,由1987年仿北京九龙壁刻制,九龙壁是由60块70厘米见方的青石雕刻拼接而成,高2米,长12米,浮雕凸出16厘米。九条青龙争抢龙珠,上部的梁与梁之间还雕有十七条的小龙。







九龙壁前有大鼎,第一殿是中轴线上的天王殿,这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檐间额题"天王殿",殿墙有大大的“法雨禅寺”四字



供奉着弥勒佛、韦驮菩萨以及四大天王,天王殿后上了台阶就是玉佛殿





原供有清光绪八年僧人慧根从缅甸请得的释迦牟尼高2米玉佛一尊,在文革时期被毁。现供奉的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高1.3米的玉佛。殿前的雕龙栏板,共有13块,各浮雕一云龙俗称“云龙游天”,是明代遗物。大殿东西有钟楼和鼓楼各一



玉佛殿左边的古柏和右边的罗汉松。

玉佛殿的后面就是九龙观音殿,简称九龙殿,也是大圆通殿。殿中央有“九龙宝殿”的牌匾。这是目前国内建筑规格最高的佛殿,也是法雨寺的主殿。观音殿为何闻名天下?康熙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的圣旨,将金陵故宫即南京明故宫的琉璃瓦和旧殿九龙藻井拆迁于此,因而出名殿上方的琉璃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



庙宇鹅黄、开蓝、淡绿的琉璃瓦,给人种强烈的冲击感,殿前的青石栏板上二十四块雕有《二十四孝》图明朝石刻浮雕。





进了殿内,在毗卢观音像前上方有一龙盘踞顶上,八龙环八垂柱悬空而下,那八龙看起来像在争抢抓居中悬挂的琉璃灯,这九龙戏珠就是远近闻名的九龙藻井(藻井是中国建筑中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那八根金柱是精致的雕龙砖。另外殿中的有48根雕龙柱磉也是从明故宫拆移而来的。



房檐屋顶就都是龙雕刻





后面还有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六、佛顶青嶂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处佛顶山,寺内供奉着一尊如来佛释迎牟尼佛像,显示出佛祖的至高无上。

沿法雨寺西侧的香云路,登上一千多级石阶的盘山道,便到达慧济寺。由于寺院的布局依山而建,大雄宝殿、藏经楼、大悲寺同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若在阴雨天,云雾飘缈的峰峦映衬着红墙碧瓦的殿堂,犹如仙山琼阁。







所处位置:位于普陀山主山佛顶山上中间的台地,即菩萨顶。俗称佛顶山寺,又名白华顶、菩萨顶,是全山第三大寺。

概况介绍: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有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

开放时间:

1.寺庙开放开放时间:6:00—17:30

2.索道运行开放时间:7:00—16:00

门票费用:

1.索道:双程70元/人,单程40元/人。建议坐单程,因为可以从另一侧走下山,下山就是法雨寺的停车场。

2.门票:5元/人

素斋提供:早晚不对外开放,中午10:30-11:50,10元/人

路线交通:

从法雨寺后爬山上去,大概需要45分钟,有1087级石阶,全长约1公里。





下了索道,穿过林中小路,就看到这石牌坊了,上面写着佛顶山。



走过一条被郁郁葱葱的树丛遮蔽的莲花石板路,顺着黄墙小道几经曲折才到深藏于林屏内的慧济寺

同登彼岸石碑



慧济寺山门墙上的”佛顶顶佛“四个大字。相传当年郭沫若揩夫人游慧济寺时,受佛顶山名字启发,以“佛顶山顶佛”为上联求对,山民老郭以“云扶石扶云”对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去念,都是同一意境,也因此传为佳话。



慧济寺山门上面写有”慧济禅寺“





天王殿正前方的墙上写着大大“南无观世音菩萨”,左边是龙井



天王殿有弥勒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这是天王殿的上方,有“风调雨顺”四字



依山而建,布局与其他寺院略有不同,寺内有殿4座、堂7座、楼5座,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天王殿之后是主殿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



屋顶是由鹅黄的琉璃瓦盖成,又由于佛顶山是整座普陀山观日出最佳地点,因而这里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出现彩虹,呈现“佛光普照“的影像。大雄宝殿的左手边是藏经楼,在往里走是观音宝殿,有送子观音



观音殿对面园林式的门



有尊弥勒面对着慧济寺的后门

听说慧济寺西南后门的西侧有普陀三宝之一的普陀鹅耳枥树,是当世唯一 一株的普陀鹅耳枥老树。坐上索道,居高临下,海光水色相融,



刀劈石



这里是佛顶山主峰白华顶,也叫菩萨顶,从这里可以眺望普陀山诸峰景色,方形巨岩上面,有“海天佛国”四个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手笔,现在已经成了普陀山的代称。上面那块小石头就是云扶石,高插云海,险而且玄,上面刻着“云扶石”三和字。据说石上还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



朝拜佛顶山是普陀山佛教的传统和习俗,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观音香会期,来自各地的佛弟子们三步一拜朝礼佛顶山,礼敬观世音菩萨。





乘坐索道下山,普陀明媚风光,尽在眼底。

暮霭浓重,明月悬空,飘渺空灵

七、朝曦夕照紫竹院





乳白色的门楼,黄色的墙体,大门两侧的石刻对联是:“度龙王让地,遍山石头开紫竹;化扶桑留步,满海波涛涌白莲。”这两句对联道出了紫竹观音的来历。

穿过黄墙甬道,紫竹禅院就在面前、



所处位置: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码头附近,包括:林中有紫竹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前有潮音洞

路线交通:码头步行或坐巴士至紫竹林站







普陀山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树叶竹叶状的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又在此处栽有紫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绝迹,现在看到的是后来引栽的,但大多都是竹竿黑色、竹叶绿色。传说紫竹林为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在林后有座紫竹禅院。

门票5元/人



历史变迁:宋代建有“观音岩寺“,经修缮现为紫竹林庵。





门额上有康有为所题的“补袒紫竹林”















入山门朝拜弥勒后是主殿圆通宝殿

供奉着汉白玉紫竹观音像



左边写有”紫竹林中“四字



从这看得到南海观音旁的西方净苑



夕阳下的澹之亭,观海的绝佳地点



光明池



池中有鱼







旁边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庙——不肯去观音院



缘由: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佛归国,途经莲花洋,触礁受阻,由潮音洞旁登岸在当地张姓居民住宅暂住,谁料观音过此不肯去,故就在此供奉。

景点:殿外有大士桥、澹澹亭、光明池、抗倭石刻、潮音洞,构成院、亭、桥、池、碑、洞一组精致景点。 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至此普陀山演变成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那么慧锷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





寺庙正对面,照壁的右边有个石碑叫”禁止舍身碑”,缘由:古时常有人在此跳下舍身离世或自残礼佛,地方官员立碑警示。

明嘉靖年间,普陀山曾流传“舍身能成佛,燃指表诚心”,而有些善男信女信以为真,到潮音洞边跳洞舍身,或在不肯去观音院前燃指,为规劝人们的这种愚昧行为,明朝参将董永燧在不肯去观音院前建“莫舍身亭”,总镇都督李分、宁绍参将陈九思等人,在亭内立了一块大石碑(如今亭废碑留)。从此,在潮音洞舍身在不肯去观音院前燃指得到了阻止。

庙的左边莲花洋方向有个木桥,下方就是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半浸于海中

潮音洞



概况介绍:一是指海潮回声声若雷音,二说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

洞内有康熙御笔手书 “潮音洞”。潮音洞在南侧海区,洞显狭长形,洞内怪石嶙峋,洞底与大海相通,汹涌澎湃的海潮日夜不息地冲击礁石,响声如雷震耳,气势磅礴,飞溅的浪花在岩壁间撞击回旋。

光明池



概况介绍:在潮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原名"甘露潭",百姓称"慧泉"。

大士桥

潮音洞前方的一座跨海汉白玉石桥,据说这是观音曾走过的桥



再往南是有一精致的六角亭子立在崖顶,从这里向东南眺望,莲花洋、白沙岛、朝阳阁、梵音洞诸景遥相辉映,是绝佳的观景点, 烟雾缭绕,为揽胜者必到之处,

站在这里极目四望,海水苍茫无边,西方净苑梵呗不绝,洛迦遥遥,普陀叠嶂。洛迦山,一尊巨大卧佛躺在莲花洋上,仰望苍天一若有所思



凭栏远眺远处水天一色的海面,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西方净苑





其实是西方庵,只不过题额上有“西方净苑”四字。这其实是纪念日本僧人慧锷的“慧锷大师纪念堂”,这里供奉着慧锷大师的塑像以及日本33处观音灵场主尊的观音铜像。在清末民初由僧福升创建,遭毁1991年重建。



这就名的观音跳,也叫观音跳海石,就在海边,摇摇欲坠的感觉。相传这是观音菩萨来普陀山开辟弘法圣地的时候,从洛迦山一跃而至这里时的借力之石。

八、潮音如诗千步沙







傍晚,我们在海边千步沙散步



细软净洁的沙滩长约一五百米。

滩前海面浩瀚水天一色,



与风平浪静的百步沙相比,

千步滩更显出大海本色。



海浪舔着沙滩。

四周是黛绿的峻峭山岩,



山下橙黄的海滩和雪白的浪花,

沙滩上一堆堆的怪石洁白、晶莹,

犹如碎玉一般。



海滩,沙软滩平,

海浪无休止地拍击着海岸,

并把各种玲咙奇巧的贝壳和晶莹闪亮的矾珠海石,

从海底深处卷了上来,

给这银缎增绣上无数朵金银花饰。

我们脱了鞋袜用海水洗过脚,

在沙滩上来回的走着……



沙是太软了,脚踏下是那么微荡地使脚心感到又麻又痒的一种快感。

站在海边,我望着这铺天接海的云霞



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变成了金色的菠萝。

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





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

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了,



月亮在冉冉上升。

金黄色的月亮映下长长的月影,柔和似絮,

轻匀如绢的浮云,

簇拥着盈盈皓月,

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若无。

不像晚霞那么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



在我们的脚下,大海一片静寂,波浪轻轻地吻着岩石,好像睡眠了似的。

在平静的深暗的海面上,

月光辟了一条狭而且长的明亮的路,

闪闪地颤动着,银舞一般。



这时,远寺的钟声惊醒了海的酣梦,

它激起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

发出汩汩的声音。

普陀山上最大的沙滩,位于普陀山东部海岸,



从南面的几宝岭北绵延到东北的望海亭,总长近2公里。是踏浪观海的好地方。



赤足走在沙滩上,吹着海风听潮声,在沙滩上静静坐一会儿,



早起步行到沙滩上守候海上日出,

晚上在千步沙散步,看月亮和普陀山夜色。



海水汹涌着,它从我们的脚下涌了过来,

一阵阵地的浪花泼溅在沙滩上。

晚风裹着淡淡的寒意在海边徘徊。

树林在晚风中微语。



清朗的高空,如扯着片浅蓝色的布幔,

飘带似的一缕缕云丝,斜盖住天河,



而当新的一天到来,晨光灿烂

从千步沙方向

南海观音宝相庄严,

慈祥含笑,闪耀温暖。

心中光明而平静。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海伦方式

UID: 2162607

发帖
350
金币
1483
道行
60
原创
3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大师级
在线时间: 117(小时)
注册时间: 2024-12-31
最后登录: 2025-02-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上,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四面环海,岛上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岛上有许多沙滩、礁石和奇峰异石。如千步沙和百步沙、潮音洞、梵音洞等。岛上有众多寺庙和庵堂,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普济寺:普陀山最大的寺庙,也是岛上的主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寺庙建筑宏伟,香火旺盛。法雨寺:以精美的建筑和宁静的氛围著称,寺内的九龙壁尤为著名。慧济寺:位于佛顶山上,是普陀山最高的寺庙,登顶后可俯瞰全岛美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