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25
- 在线时间33836小时
-
- 发帖29394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6917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3940
- 金币
- 46917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83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5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11)
—
《红楼梦》里宝玉是贾府的“凤凰儿”,身份无比尊贵,同时他又是豪门公子哥里的例外,不仅出生时衔了一块玉,还特别尊重包括丫鬟在内的女孩子。 一般来说,宝玉与别人相处都是非常融洽的,乐意让大家都开心些。但他也有一道底线,是他绝不会退让的。这道底线,就是“自然”。这里选取书中的三处情节来说明,不妥之处敬请批评。一第三回,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与宝玉初次相见并进行了交流。宝玉不爱读书是名声在外的,黛玉也常听母亲贾敏生前说起这位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最喜在内帏厮混”。但宝玉真的不爱读书吗?《西厢记》之类的书咱们就不说了,毕竟这部如今的经典名著,放在古代是妥妥的“小黄书”,是只适合“雪夜闭门”读的“禁书”,是不会算作读书之事的。只能提当时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黛玉小小年纪已经读了“四书”,宝玉也读过了。“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这都读过了,还叫不爱读书吗?那么,宝玉不爱读书的名声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一个场景中,宝玉说要送给黛玉一个表字“颦颦”。探春笑他恐怕又是杜撰,宝玉笑着回答:“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 可见除了“四书”,宝玉是读过其他许多书的,不然怎么判断都是“杜撰”呢?只是他对其中的许多书都挺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价值。 就是说,宝玉是爱读原典的,他不爱读的,只是那些他觉得没价值的书。宝玉觉得没价值的书,是那些“高头讲章”,即对经典进行解释阐发的书。宝玉认为它们看似发掘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实际上是歪曲经义,夹带私货。这里就触及了宝玉的底线,这些书背离了“本心”“本意”,就如借壳上市一般,只是为了满足现实功利需要,是不自然的;所以他拒绝精读,拒绝按照它们规定的“中心思想”写文章。悲剧的是,偏偏这些高头讲章,是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二第十七回,宝玉跟着父亲贾政游赏大观园,任务是拟题匾额和对联,为元妃省亲做准备。应该说他完成得不错,有不少匾额和对联正式出现在了大观园里。不过呢,总体上宝玉还是被动的,只是接受父亲的“考查”,并尽可能好地完成。只有一个地方,他表现得非常主动。那就是为“稻香村”命名时。当时贾政带着宝玉,还有门下清客来到了稻香村所在之处,看到这样一个景象: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傍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一见之下,贾政和清客们都很兴奋,特别是贾政,说“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还主动提出“进去歇息歇息”。可见他对此景是颇为满意的。 然后贾政和清客们开始讨论此处题“杏花村”好,贾政还主动要求贾珍去定制一个酒幌,“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做来,用竹竿挑在树梢”,又对贾珍建议的“买些鹅、鸭、鸡之类”来养表示“更妙”。你看贾政兴奋的,居然一时把考查宝玉功课的事给忘了。这对宝玉来说本是再好不过了,但这时他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根据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把酒幌题为“杏帘在望”,又根据古诗“柴门临水稻花香”,将此处命名为“稻香村”。在提出这两个建议之前,宝玉还表示以“杏花村”命名是“俗陋不堪”。可着实把贾政给气坏了,因为“俗陋”两字实在太伤人脸面嘛。但是,这还没有表达出宝玉游赏此景的深层想法;在他们入内观赏时,他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内堂的布置,是“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就很欢喜,就问宝玉怎么样。这时“众人见问,都忙悄悄地推宝玉,教他说好”,然而宝玉却“不听人言”,说“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批他“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却一面回答“老爷教训的固是”,一面却反问:“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这小子今天真是胆肥了,竟然敢反问老爹了!这在众清客看来,实在是他“牛心”,“呆痴不改”,那不是自找苦吃吗?众人帮贾政回答,天然的意思是“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宝玉却正在等这句话:“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 这简直就像是一段讨伐檄文。核心就三个字:不自然!其实宝玉还没有批完,贾政气得不允许他说了,让人把他叉出去,又叫叉回来,因为对联还没题呢!但是,气归气,贾政心底里也实在是欣赏宝玉的灵性的。这应该是全书中宝玉唯一的一次在父亲面前直接言语“造反”。无他,触及他的底线了。三第三十六回,宝玉挨了父亲的打,卧床养伤,姐妹们都来看他。其中薛宝钗也来看他,难免跟他“老生常谈”,要他多读书,走仕途。宝玉却是这样看待宝钗的: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看来宝玉也擅长扣帽子。这对薛宝钗实在是有点不公平的,好比一个表姐去劝弟弟好好对待高考,以后有机会考公务员,是符合社会主流认知的。 不过,其实宝钗在宝玉的眼里,跟黛玉一样,是个绝色美女,那天他看到来探望他的宝钗: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在看到这副容貌之前,宝玉是想鉴赏一下宝钗手臂上的“红麝串”,从而看到了她“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还生出一种“摸一摸”的想法,但前提是“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 为什么宝玉认为长林黛玉身上他就可以摸,长薛宝钗身上就不可以呢?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他与二女的亲近程度。而亲近程度的不同,又取决于他的底线:自然。我们知道,宝玉是说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的,男人则是“泥做的骨肉”,他还给女子划分过“三阶段”。区别在于“干净”两字;要干净,就不能去沾惹俗世的乌烟瘴气。科举考试、仕途经济、应酬世务之类就是俗世的乌烟瘴气。男人是泥做的,委曲本心沾惹俗务也还罢了,女孩是水做的,怎么可以天天把这些挂在嘴上呢?这直接决定了宝玉跟不跟她关系好,如果林黛玉也整天念叨仕途经济,那待遇也好不了:“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幸好林黛玉是真正懂他的。事实上也只有林黛玉懂宝玉。 所以说,宝玉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却是始终坚守“自然”底线的。对此,朋友你怎么看呢?留言讨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