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1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优化数字智慧平台,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50
金币
24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11
校外科学教育的内涵与范畴

  校外科学教育是指在科学课程计划和标准以外的教育。校外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从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来看,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等特点。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主要有五大类:一是公益性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各类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动物园、自然馆、科技馆、天文馆等。二是生产性科学教育资源,主要隶属于各类企业,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研发、创新等活动。三是研究性科学教育资源,主要是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等研究机构的各类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源。四是大自然的科学教育资源,涵盖宇宙、空天、山川、森林、河流等大自然的各种形态等。五是媒体类科学教育资源,包括各类科技影视专题片及相关科技数字化资源等。

校外科学教育的进展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校外科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持续加强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各类优质校外场馆建设。据统计,在校外场所建设和科学实践活动方面,目前全国有千余个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近万个乡村少年宫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拥有140余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620余所研学基地和营地,共同开辟了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二是高校、科研院所等也建立各类科学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打造了“天宫课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三是互联网已成为校外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有关调查研究来看,除了科学教师授课外,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占到54.5%,可见学生群体较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获取科学前沿知识。

  然而,校外科学教育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据了解,我国校外科学教育主要存在资源分布散乱、质量参差不齐、供需对接不畅、资金保障不力、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一是资源分布散乱。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部门、领域、行业,经常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结构性缺项等问题。二是质量参差不齐。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由于缺乏准入门槛、认证标准和规范管理,加上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层次不同,导致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三是供需对接不畅。由于缺乏固定的协同平台,校内外科学教育融会贯通明显不足,学校和学生对科学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四是经费保障不力。目前政府对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设投入较少,部分城市学校缺乏专项科学教育资金支持,一些农村学校没有标准的实验室、科学教具和图书馆。

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做“宽”之路径

  针对校外科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全社会形成“大科学教育”观,强化校外科学教育多方协同,盘活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优化科学教育数字智慧平台,不断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

  要强化校外科学教育的多方协同。科学教育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不仅内容广泛,科学教育场馆、实践基地、人才项目等相关资源也分散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需要依靠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和家庭等多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政府要加大对校外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对校外教育资源的规范和监督。学校要加大“引进来”的力度,加强与校外科学教育场所、单位的合作,让学生享受更多优质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科研机构要多走向校园,多向学生群体开放;同时,也要为校外科学教育标准、制定政策、开发评估工具提供指导。

  要盘活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在现有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推动科学教育社会课堂阵地集群构建,构筑“社会大课堂体系”。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和工农企业等作为科学教育主体,真正承担科学教育的责任、发挥科学教育的功能。同时,要重点盘点、精选、补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加强科学教育场馆、基地、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科学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要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的供需对接。强化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和学校供需双方对接,明确开展科学教育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让参与方式变“短期”为“常态”,推动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双向奔赴”。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学教育场所要通过“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深度融合。

  要优化科学教育数字智慧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智能化管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教育”专题建设,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方式,集成全国各类科学教育资源。要通过“菜单式”“自助型”等模式,实现科学教育资源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对接,进一步推广优质资源,提高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