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5-01-27 07:53 |
也许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听到“血栓”这个词。 但作为术后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栓就像一个塞在血管里的“软木塞”,不断挡住了血管内血流的流动。一旦有血栓的形成,那么便会有栓子脱落的危险。
也许你会问,栓子脱落到底有何危险呢? 试想一下,若栓子脱落了,它会随着血流传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若被血流传送到肺部,那么就会引发一种紧急且致命性疾病----肺栓塞。 我们日常会接到很多较为严重的病例,通常都是伴随栓子部分脱落,进而通过血管行进到其他地方。 这个突发性的危害,必须立即采取治疗,否则会威胁到患者生命,或造成其他严重的伤害。
比起治疗,早期发现更加重要! 血栓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凡事能引发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壁破损,又或者血液凝结等原因,均有可能形成血栓。 因此,由于血栓的危害性较大,若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治疗,就可以大大减少血栓的致命性。那么,一旦出现血栓,身体会有哪些“预警信号”呢? 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下这5个特征,那说明血栓离你不远了,需警惕! 第一,四肢疼痛 血栓最大的作用就是会堵住或者部分堵住血管,让到达肢体血管血栓外侧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引起肢体组织和神经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肢体疼痛感。
第二,口齿不清 平时在家中若突然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尤其是老年人,需警惕,这说明脑部血管已堵塞,需及时就医。 第三,手脚无力 平时在双臂平举的时候,看看是否两个胳膊能够抬到同样的高度,如果可以那就说明血栓还没找上你。如果血管里有血栓会造成肢体肌肉无力,双臂是无法做到抬到一般高的。
第四,经常眩晕 如果血管里有血栓存在的话,一旦人出现运动和活动的时候,血氧需求急剧增加,血栓会影响到心脏对全身血氧的供应从而造成头晕的症状。 第五,视野模糊 血液不流通的人虽然平时视力不错,但偶尔会感觉到眼睛模糊,普遍发生于老年人身上,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供给视神经,视神经和视网膜缺血缺氧,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
事实上,任何疾病,永远都是“防”大过于“治”。 血栓一旦形成了,自然来势汹汹,但我们只需稍加注意,便能很好预防这一疾病。 所以,我们不妨可掌握好以上这所述的5种特征,就能很好将栓子远远赶跑,也让身体免遭太大的罪。
脑梗为何高发? 脑梗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又有很多,比如长期患有“三高”疾病、饮食不健康等。 随着动脉逐渐狭窄,当其堵塞面积超过70%以上时,脑组织就会陷入严重缺血氧状态,进而逐渐软化和坏死。 要知道大脑就是人的神经中枢,它是全身指挥中心,一旦脑梗到来,就意味着患者可能会面临面瘫、失语等严重危害!
如果近期头部经常有以下几个表现,当心就是脑梗到来的信号: 一、最近总是打哈欠 有近80%的脑梗患者,在病发前的几个月左右,都出现了频繁打哈欠症状。即便是经过了长时间睡眠,也总有睡不醒、昏昏欲睡等症状表现。 因为患者脑动脉血管已经变得狭窄,大脑供血和之前相比较迅速下降,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对呼吸中枢发出指令,通过打哈欠的方式获取更多氧气。 但这对于脑血管堵塞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随着缺血氧严重,患者会越来越嗜睡、头昏脑胀。
二、总是眩晕 这是脑梗病发前最为高发的症状之一,它会出现在全天任何一个时间段,但清晨是最为高发的时期。 因为清晨本就是血压高峰期,再加上起床过猛、晨起蹲便等影响,患者更容易出现眩晕。 这种眩晕往往是瞬间的事,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甚至有可能摔倒在地,但短短几十秒之后,该症状又会逐渐缓解。
三、黑曚 所谓的黑曚,就是患者突然眼前一黑、事物不清,但几十秒内症状又会消失不见。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眼动脉本就是颈动脉的分支,它对动脉病变非常敏感,在脑动脉出现硬化、狭窄后,又或者是有微小的血栓通过眼动脉,就会造成一过性黑曚。
四、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脑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容易留下的后遗症。
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脑梗治疗越是及时,患者预后效果也就会越好。 所以,一旦有类似脑梗症状的表现,就应当第一时间就医检查和治疗。 另外,对“三高疾病”患者而言,积极控制疾病、调整饮食和运动,也是预防脑梗不能缺少的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