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9-09 08:48 |
让粉丝们苦等一年多,《云南虫谷》终于开播了! 开播第首日便强势霸占微博热搜榜,上线8小时播放量破亿!网友调侃说:潘粤明一出手,中国网剧的巅峰就回来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D48F391238B964CDEB08FC3114A3FF7867735B5D_size101_w1080_h607.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32BF0B2D0AF0D7871E02705AD084F4441EE0B635_size3065_w1079_h450.gif)
《云南虫谷》是《鬼吹灯》系列里最精彩的一部,除了高能的剧情、电影般的质感,为了更贴近原著,本剧大部分场景都是云南实景拍摄,剧组真的用心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30EA79A10A1F5E1727CF4B4493B1C9AC3D2CD7B6_size500_w1075_h446.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0B4FD34E6C549E8531E6E7BC5694384F482F6815_size329_w1076_h448.png) 做旅游出身的小璞,自然也关注到了这一点。 开篇第一集,小璞就被“遮龙山”高原风貌给震撼到了(心想又给云南旅游做了一把宣传),甚至觉得这个地方值得再多几秒航拍广角来个全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60C14A6BECAC16151C88D27170F905A8A40AF3A_size74_w1080_h608.jpg) 刚想欢乐地发个弹幕,随后画面就切到了遮龙寨。 小璞这才发现,剧中遮龙寨的原型,正是今年2月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的云南翁丁古村,顿觉感觉恍如隔世。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98EFF83FA4B453EFD490B2E1F479147C9F1EDEB9_size1428_w700_h393.gif) 位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村,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关于翁丁村火灾的意外,小璞也曾关写过一篇专题: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被烧毁,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DE5827433A3A9E58AEA08F181A9A4E5991E3601F_size1400_w1080_h646.png) 《云南虫谷》是2019年拍摄的,一定程度上,这部剧恰巧记录了翁丁村最后的时光—— 没有震撼眼球的大美风光,却在未经雕琢的自然美中透露着神秘色彩,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纯净和美好。 时隔半年,小璞想借着《云南虫谷》的热度,再次带领大家走入翁丁、了解翁丁。 毕竟比消失更可怕的,是遗忘。 如果没有那场火灾 这里将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956CF9FE04CFA8905FFC5C1C3AF7E6CB34A3DD75_size1691_w1080_h716.png) “翁丁”,位于昆明600多公里的临沧市,毗邻中缅边界。 它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它是佤族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生活着的地方,有着近400年历史。 / 从原始社会过渡至今的“直过民族”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3B432E64C387312C0EC6A5A4048666BB5F916219_size3680_w726_h330.gif) 最早,翁丁村村民是从缅甸佤邦绍帕、绍兴等地迁到沧源芒回的,但是随着人员不断增多,田地不够耕种,杨氏就带领9户人家迁至如今的翁丁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F5256E5F78E1354DE69BED0FECCAA5E70946F264_size1670_w1080_h718.png) 佤族有这样的一个习俗:谁第一个建寨谁就是寨主,所以寨主职位在杨氏宗族中世袭继承。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翁丁村形成了杨氏、肖氏、赵氏、田氏四大姓氏以氏族为单位连片居住的生态村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E0B6CE0C8EE5C20273BAA4D7918682343839319A_size6633_w726_h330.gif)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A091FE254F56A5D486A1DA854557366DB57EC985_size7668_w726_h330.gif) “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蓝天白云,密林炊烟,你会感觉千年的时光在这里静止,是难得的一方净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EFA52599B8AE296F3A7D28594F75BAF48EB1D6B4_size396_w1080_h1620.jpg) 图虫创意 这里群山遍布,大山的隔绝导致翁丁村和外界的交流非常少,以至于他们直接从原始时代跨入了社会主义时代。也正是因此,翁丁村的大量原始习俗才得以保存下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EFA52599B8AE296F3A7D28594F75BAF48EB1D6B4_size396_w1080_h1620.jpg) 这里保留着佤族原始的扶栏式茅草建筑,传统手工作坊,还有古老的水硾、佤王府、翁丁白云湖,以及传统编织、传统服饰、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剽牛祭祀、声势浩大的拉木鼓活动。 / 神秘的图腾崇拜——牛头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7C985DDD8BBC895CB1BEC734F46ED245B18A40B2_size157_w1080_h860.jpg) 《云南虫谷》剧中随处可见的牛头,并不只是布景,它是真实的佤族图腾。在佤族人的心目中,牛是吉祥神圣的象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DB27529CE66619B5585D53816DB1609B50EF330A_size216_w1080_h810.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3DEF0139D3603CED900FAAC78A7780819D4EEA4B_size1736_w1080_h786.png) 古老的佤族传说中,牛是佤族的救命恩人,所以佤族人对牛的崇拜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视牛头为财富,门口挂的牛头越多,说明村寨、家庭越富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372B25DF1B47E985D2E932F0CD63AB650DC30AA_size1660_w673_h898.png) 佤族的寨桩是原始图腾崇拜的遗存。每年春节,寨民们会丢下手中所有的事情,通宵达旦地围着寨桩载歌载舞,以此祭拜祖宗,敬奉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心。 / 因敬畏自然而生的茅草建筑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372B25DF1B47E985D2E932F0CD63AB650DC30AA_size1660_w673_h898.png) 虽然佤族人民生活在大山里,并不缺乏建筑材料,但树木对于佤族人来说是神林。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并不会随意砍伐,村子最低处的还有一棵比寨子还要年长的大榕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A1BCEACE00107D0776CF41C9D7424D8E2FE3EB63_size215_w1080_h720.jpg) 佤族民居最普遍的就是上下两层楼,上层干燥凉爽,一般会住人,下层养猪、喂牛。此外,他们会在住房边建一间小小的储藏屋,主要装粮食。家家户户都不上锁,路不拾遗的民风一直保留至今。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8A8CF63247EC967AD6D3B4A3B4CC6631F0B05EFD_size1589_w1080_h721.png) 竹木茅草房是当地的标志,你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破旧,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它天然古朴的韵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969197ABB31856A3BDA3DF1C13065108C639ADF8_size152_w1080_h645.jpg) 佤族的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火塘中的火一年四季都不能熄灭,象征生命的永恒。除非重建房屋或是村里发生灾难、送走旧年时才能熄灭。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C98FBFE5F68EFE218878AA01A59349A96A08F9B5_size132_w1000_h668.jpg) 火塘自进新房生起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这对他们来说的意义,就像我们汉族不能断香火一样。 / 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A50F2B46FA2D78C03A737A69C5D653CBF4F58301_size7842_w640_h345.gif) 甩发舞 佤族妇女非常勤劳,而且她们还能歌善舞。有拍木鼓的舞蹈,还有甩头发的舞蹈,充满野性的活力与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F1F75080B1F7FFA148650A6E9E9F7F5FC1C421B1_size1130_w1080_h677.png) 当你路过家门口,就会盛情邀请你入内喝酒,大家在火堂旁围坐,只要心情好无论男女都会唱起酒歌。 / 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B79B671283FD9DF9D0B1848E437D8B631CB938B9_size1205_w1080_h686.png) 男耕女织是翁丁村是典型的生活方式,妇女们在织布、聊家常;而男人们则是下地耕田。孩子在村庄里面各处嬉笑打闹;老年妇女,烟斗不离手,银饰满身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E7229A188E16A593DAE6AF428A386D9441D1ABA2_size56_w710_h472.jpg) 当地妇女都有抽烟斗的习俗,不管是在劳动中或在空余休闲时都会拿出烟斗抽上几口烟。她们用的烟斗都是自己做的,烟杆和烟斗取自山上的竹子。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6D010CD22507530EE8A2B1E911C7216324DEADDA_size1667_w1080_h1429.png) 在这里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每一个人都享受着这片土地带给他们的宁静。而今年年初,翁丁村的一场大火打破了这份平静。 消失的翁丁村 还能恢复原貌吗 / 留存一个奇迹很难,消失只在瞬间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146C17E2D31864945DF4A09E0850C373026FEE84_size2270_w700_h396.gif) 村子里的105户房屋在大火后只剩下较为完整的三四户,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但是这场大火,几乎将这个村落里的所有文物毁于一旦。 翁丁村的损失,不亚于巴黎圣母院那场火。烧的不仅仅是古老茅草屋,更是历史文化价值。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B0E111B6B74D90B8A43E417E290DEE572E8E549D_size178_w1000_h634.jpg) 《我们的家园》 实际上,在2012年初翁丁村寨在“取新火”仪式后也发生了一场火灾,而那之后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出于安全的考虑,计划对古寨进行改造,并重新建立新村,希望村民们搬至新村生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23CCB7DC6A4A551DA52D3ABD17DBBA782F00B58_size51_w1000_h500.jpg) 最初,遭到了村里的一致反对。后来,经过8年左右的抗争,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妥协。 从那以后,翁丁村的居民陆陆续续从原本的105户变成了17户,留下的人几乎也是开门做游客生意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23CCB7DC6A4A551DA52D3ABD17DBBA782F00B58_size51_w1000_h500.jpg) 老寨和新寨虽相距还不到一公里,但是在传统的佤族人心里,它们看起来就是两个世界。谁能想到有一天,茅草屋上的炊烟袅袅竟只能用来怀念。 2020年,古寨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翁丁古寨一度成了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B0E111B6B74D90B8A43E417E290DEE572E8E549D_size178_w1000_h634.jpg) 古寨原住民大多已搬到旁边的新村居住,由旅游公司经营。起火时旅游公司已经下班,产权不清使得村民面对大火一时犹豫。而就这样,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从此不复存在了。 / 翁丁古寨是否应该原址重建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23CCB7DC6A4A551DA52D3ABD17DBBA782F00B58_size51_w1000_h500.jpg) 大火之后,关于“翁丁古寨是否原址重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讨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A7145B10EA774F25120D690B5243410AB0632AB2_size190_w1080_h1620.jpg) 冯骥才等学界专家认为,翁丁古寨重建的出发点应该是“佤族人民重建家园”。 翁丁村是佤族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古村重建应该以佤族人为主体,尊重他们的意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9B7867C80E08CB52F01CA5A93000E25A4A59A95C_size178_w1080_h608.jpg) 古村原来的面貌和建造方法都是已知的,重建村落从技术层面来说确实可以做到“原汁原味”,但是那些佤族人的灵魂是否真的能重建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0C564F939A16A904E0AE56EBB52F5145C2DD1DC8_size48_w640_h427.jpg) 每个原住民的家庭历史、生活习惯造就的佤族文化才是最无价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翁丁古寨文化的损失”从村民搬去新村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重建后的翁丁村应该是佤族人民的乡愁之地,而不是一个仅供游客参观的旅游景点。 / 现在的翁丁如何了 /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02F3A98C0A5C49642453F0E1D4A5F3B6BA2AA8F4_size4827_w440_h248.gif) 微佤山 翁丁村的现状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小璞了解到,翁丁原址重建正在有序推进中,有望打造一个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博物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4FA153CC0A94A3A2225A5CA68FA3943129278B9E_size772_w800_h525.png) 现在的村民都住在翁丁新村,村子道路宽畅、设施齐备,方便了翁丁村民生活。 每天早上村民都会到翁丁村参加祭祀仪式,跳舞,做买卖,织布,放牧,种地,保安,打扫卫生等等。翁丁村民过上了翻天覆地焕然一新的新生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D854AD474A688F1D3A7DE46CC88CA161F51C79A4_size3531_w1000_h1508.png) 希望在不久之后我们能够看到原始风貌重现于我们眼前,文化也终将继续传承。 守护古建、古文化是使命 别再出现下一个「翁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7BCA6F023F165C2DFFDC758667F733CDD2BD6408_size547_w828_h547.png) 发生火灾的是翁丁村,但需要引起重视的并不局限于翁丁村。小到一间茅草屋,大到一所博物馆。 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文物的消逝,都意味着文化变迁的一种趋势。我们对待古村落的消失应该像对待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一样重视,避免遗憾再次发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8B944B5B4E8A7D5476E3F12926D95DC268ED3CF0_size188_w1080_h720.jpg) “现在有很多传统村落只注重开发,而忘了保护。”那些商业化的古镇、老街越来越多,真正驻留时光、寄托乡愁的古村落却越来越少。 古村落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守护这座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7/8B944B5B4E8A7D5476E3F12926D95DC268ED3CF0_size188_w1080_h720.jpg) 虽然《云南虫谷》中的原始部落我们没办法亲眼所见,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看世界,才不会留下遗憾。 希望这些寄托个性与情感的精神文化不会消失在时代发展的波涛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