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8-18 09:18 |
阿富汗,战火纷飞,最近全世界的关注中心。 当地时间8月16日,据半岛电视台报道, 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人员占领了阿富汗总统府。 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在内的60多国发表联合声明, 表示阿富汗人应该生活在安全、保障和尊严当中。 中国外交部表态,阿富汗战乱已经持续了40多年, 停止战争、实现和平既是3000多万阿富汗人民的心声, 也是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共同期盼。 今天,我们重温一篇那一座城的旧文, 把目光转移到一批长期因为战乱而逃亡的阿富汗国宝。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8723D9CF65864CA7C36D4175C88A2CE4BB0FC4D2_size80_w1080_h608.jpg) 这顶金冠上的金片, 轻薄如纸,能随风舞动。 2000多年前,这金冠属于一名阿富汗的贵妇, 但在25年前,这顶金冠差一点毁在喀布尔乱飞的炮弹中。 之所以还能与世人见面, 靠的全是一个博物馆馆长, 他拿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这个国家拥有超4000年文明史, 阅尽东西历史时刻,是文明的交汇处。 这个地方遗存的惊世宝物, 甚至能堪比上古埃及的图坦卡蒙法老墓。 很多人不知道, 以前阿富汗的国家博物馆, 一度拥有超过10万件文物与藏品, 风格丰富多样, 横跨希腊、俄国、印度和中国。 上面那个金冠,也曾来源于这个博物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E593201DEFD1B4272396491BAFC3EA71110AE35F_size36_w622_h358.jpg) △ 阿富汗古城里的科林斯式石柱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6A97B86AA4EAD8D1AE9E857D0E19C83C85EDDC5A_size15_w279_h300.jpg) △ 古代中国的铜镜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CBC73975BE2D4AF6F184D066B446D94A5983D88D_size35_w600_h450.jpg) △ 公元1世纪,彩绘玻璃杯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C53C36297EFE1881F25E9F60CBC620AAE6AD587C_size58_w600_h450.jpg) △ 公元1世纪的象牙饰板 40多年来,阿富汗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 先是苏联入侵,接着军阀混战, 然后是那个炸大佛的塔利班政权, 总之,这个地方没有一天消停过。 全球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 和《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阿富汗少女, 两者讲的都是阿富汗难民的颠沛流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6918A9256169BEA2491633257D005D2F9DE22AD4_size75_w590_h854.jpg) △ 1985年6月的《国家地理》封面,著名的“阿富汗少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博物馆的文物自然也难逃这战火的威胁。 战争中各方卖文物买枪弹, 希腊化古城遗址被翻个底朝天, 令人惊艳的惊世瑰宝被流入黑市,被沿街贱卖, 战争带来的“黑暗”——停电, 甚至用了博物馆内的档案来生火。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2E270C4E1FA798BF31030932DE7BD5CF0C766EB8_size15_w1080_h191.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1655367B67C50FD0DCE91EAE70FEFAB09532E3D4_size37_w822_h586.jpg) △ 时任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长奥马拉·汗·马苏迪 上世纪90年代,这些战火燃烧到首都喀布尔, 每天,都有炮火从博物馆的上方掠过。 时任馆长马苏迪,一刻都不敢闲着, 联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给管内的每件文物都设计了逃跑路线, 细致到编册、包裹、装箱、运输, 偷偷地送到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 这样的事情,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还是第一次发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20810EED971532EA5819A737EA005702D07DBDBE_size24_w500_h340.jpg) △ 博物馆工作人员转移部分馆藏 没过多久, 马苏迪馆长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93年5月,一颗炮弹落在博物馆的顶上。 原本雕工细致的佛像顷刻间被炸成碎片, 青铜器被熔成废铜, 空中翻飞着无数的黑色灰烬, 一时间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来自中国还是印度的古籍。 他站在一片废墟上, 他也再没时间心碎, 他提着煤油灯,就着残光,去拾起掉落的文物残片。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BB6AAA01DCA4BA6B257D7E4360A787F248A8A2F6_size69_w1014_h676.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829532D4C2C92F64572E2544CD58660E85B52AE5_size71_w932_h618.jpg) 万幸的是,火箭落下之前, 这家博物馆最珍贵的文物大部分都已被转移。 原来早在1989年, 在总统的许可下,马苏迪馆长和工作人员开始努力, 从10万件珍宝中挑出国宝, 封存在总统府的地下秘密金库内。 这个金库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A9E7E994A7550A4987A8E424C33FF09737A9681C_size17_w1080_h192.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D9AEB10CAC515278EE481182938133301D64789A_size21_w600_h450.jpg) △ 馆藏的棱纹心形饰物,公元25-50年 据说, 这个秘密金库由6位“守门人”掌管, 只有他们到齐, 拿出6把钥匙,才能打开大门。 曾经,有博物馆人员遭恐怖分子严刑逼供, 哪怕丢掉性命,也没人说出一句关于会泄露文物的话。 围绕这些不见天日的宝藏, 一直都流传着许多充满“抓马”的情节, 但幸好的是,人们知道,文物是被保留下来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3DDC18D293B86DDDD65E06DD779E966E0A72C9F5_size1433_w499_h242.gif) △ 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的瞬间 实际上, 这些藏宝故事多为流传, 人们保护宝藏的故事,真实得平淡且近乎无趣。 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年月, 马苏迪馆长会不定期去到总统府。 他每一次都来到, 都会打开那个秘密金库的铁门, 测室内湿度,查每只箱子的外观有无变化, 临走前再默默关上铁门。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D6ACDF58FF4CC788CE8A8CA408039375954F2966_size13_w1080_h192.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62701F78F094FAB808DCC3DD7B30A6E3B895358D_size39_w600_h435.jpg) 战争带来的损毁, 让大部分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人们更担心的是, 走在大街上随时被炸飞。 而这些曾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竟然有心思, 去管地下室湿度的高低。 更要命的是, 他们明明就守着一个天大的大秘密, 却不能告诉任何一个人。 2003年,塔利班被推翻后, 阿富汗重现和平的盼望, 马苏迪馆长,终于能说出心中的秘密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ACCC191745899FFE7260D9B5DF854488A5EB2E15_size71_w600_h600.jpg) 那一天,他和30多名文物保护者, 拥挤在封存文物的小房间里。 他们用圆锯割开上锁的金属箱子,火花飞溅。 正是上面的那张照片, 一度被人称为阿富汗文化“浴火重生”。 打开第一个露出的袋子, 看见的正是25年前马苏迪馆长亲手修复的文物。 2万多件文物, 包括开头的那顶皇冠在内,毫发无损。 马苏迪馆长隐藏了多年的心头巨石,落地了。 这15年来他用无言的「爱」, 总算换回国宝的安然,他们最初最希望的模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D944DDDD8AD2AE7D2FA0FD9C3DBFEDA7703F9AA5_size96_w1000_h708.jpg) △ 打开总统府宝藏后,文物人员在清点国宝 战争中一再受挫的民众, 感谢像马苏迪的文物工作者, 让整个国家的文化都能存活至今。 马苏迪却婉拒这些感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30FF6113045C2584087D7021FAE2134C2AF92804_size12_w1080_h191.png) 只可惜,人们期盼的「和平」只维持短短几年, 之后的阿富汗, 再次陷入混战的泥沼。 马苏迪馆长死命保住的国宝, 刚从箱子里取出来,又被装回去, 踏上漫长的“世界流浪之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F457EDBCD71E96334AC9CE0278E5D8938E7AFE6B_size19_w500_h335.jpg) 阿富汗的文物专家精选了231件国宝, 将它们送到欧洲巡展“避难”。 十几年过去,感兴趣有能力的欧美博物馆, 几乎都走了一圈,民众也开始审美疲劳了。 这批文物又来到“丝绸之路”的东边, 先是日本和韩国,后来是中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03035C6DA7B6E878B15F5A9B931520B9536B4164_size22_w500_h333.jpg) 2017年, 北京故宫展出后这批文物, 没想到,这场海外文物“接力”因此横生变故。 美国的一个博物馆突然取消展览, 意味着这些国宝,只能一直在流浪。 每年有太多的平民, 死于阿富汗的武装冲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0CB6937B37075C28A4B1AB353B93AC01DC56D968_size6_w1080_h80.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54F43394A4931EB438E6EBF0CC866BE81759426B_size20_w593_h217.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34/25C152A1170EE9801B674F42157537BA3611D76C_size18_w581_h98.png) 还好中国人够义气, 国内多个省市的博物馆伸出援手, 接待这位远方的“贵客”。 文保爱好者听到它的可怜身世, 纷纷到博物馆官微留言, 盛情邀请它到自己城市里展出。 最终,这批国宝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 后来这些珍宝又“去”了韩国, 最后结束流浪被送回了阿富汗, 而且据说是被安放在总统府内, 如今,总统府被塔利班攻占, 这些阿富汗国宝又要去送死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