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5-22 08:41 |
来源:爱范儿(ID:ifanr) 作者:黄智健 来自丹麦的 Bjarke Ingels Group(BIG)应该是近几年来受到最多关注的建筑事务所之一,经 BIG 之手设计的建筑,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用建筑界网红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1F3353548604D93E3E7AAA3169BAE5501F94513_size527_w720_h390.png) 在密林深处建一个未来工厂、 建一个集滑雪、攀岩、健身与一体的垃圾发电厂、甚至建一个漂浮的城市,BIG 的作品总能给人带来打破常规的灵感概念,BIG 的创始人 Bjarke Ingels 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总会尽可能地满足客户“不合理”的需求。 “Yes is more.”是 BIG 一直信奉的理念,对理想主义的坚持让 BIG 得以持续创造出充满概念性的作品,而在最近,BIG 的新作又火了。 莫比乌斯“O”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CE202F2CF59ACE14EB61EFABE6EC7CF6AE200FB_size60_w720_h405.jpeg)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栋大楼时,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是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被网友戏称的“小便池”,亦或是 OPPO Logo 中大写的“O”呢?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94933A36A6D51F9EB9219552EC5EFD058EE4645_size114_w720_h1029.jpeg) 这栋即将坐落在杭州的 OPPO 全球研发大楼就是 BIG 事务所设计的最新作品,因其独特的圆环形结构或将被命名为 O-Tower(O 塔)。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3CC131E821812C5F434B1E15D452A409513CF0F_size34_w720_h405.jpeg) O-Tower 的结构类似一个被斜切开的圆柱体,圆环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是相互平行的水平面,形成了一个如莫比乌斯环的“翻转”曲线,BIG 解释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曲面连接地面和天空,形成一个在空间上无限循环的视觉效果。 按照项目的规划,O-Tower 将会坐落在杭州的一个天然湖泊以及 10000 平方米的开放公园之间,成为杭州的新地标建筑。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997C4C169CA21667DA7316EE20DBD4455578AE7_size65_w720_h405.jpeg) 对于 O-Tower 独特的造型,网友们给出了两极分化的评论。不少人认为 O-Tower 的设计新颖独特,与字母 O 的结合很巧妙;也有人评论认为从概念图上看它会给人产生奇怪的联想,在看过索伦之眼的形容后,我的脑海里就有了挥之不去的画面。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CB04D45EFDD06C0B430F2C44AF016FD7D789163_size65_w720_h480.jpeg) BIG 在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时提到,O-Tower 的大斜面更多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斜切式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暴露在阳光下的外立面面积,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室内视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优化能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1E8BCD9303D12077A0665380A5569BBE42D41EF_size82_w720_h405.jpeg) 考虑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阳光辐射,BIG 在设计倾斜的外立面之前精确计算了杭州的光照角度,独一无二的倾斜角度与外立面的自适应百叶窗结合,可以使 O-Tower 对于太阳光热量的吸收减少了 52%,并且减少了大面积玻璃应用引起的眩光、反射以及光污染。 用创新的形式将建筑与生态结合,打造一个能承载更多功能的生态建筑,这很“BIG”。 既注重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又关注生态环境的打造,这种二者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成为科技大佬们设计大楼的新风向。 由“帐篷”组成的总部大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A9B5EB9E8637F7D5DA7E0E554E1ACA84EEA855D_size79_w720_h405.jpeg) 同样是 BIG 的主顾之一的 Google,计划在加利福利亚州山景城打造一个新的总部大楼,由 BIG 和 Heatherwick 建筑事务所联手设计。该项目最初于 2015 年宣布,目前已经完成了封顶工作。 总部大楼区域包括两栋紧密相连的大型建筑以及几个街区外更大的量体组成,内容上囊括了一个公园和广场,步行街以及一楼的零售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FABB4AB62066E35B948C1A2270D83E9F939D458_size73_w720_h417.jpeg) 建筑的顶部设计了一个硕大的白色帐篷屋顶,造型吸睛的同时兼备调节室内的气候、空气质量和噪音等多种功能,还能为屋内提供柔光。由于其特殊的形状还被称为“微笑形的天窗”。 Google 曾对建筑理念进行过说明,相比起固定的钢筋水泥块,轻质、模块化的建筑体更赢得他们的青睐。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57F8096266E770C0394177A8D8410B7062DF74A_size81_w720_h415.jpeg) 这种理念在贯穿于“帐篷”的设计之中,例如「帐篷」内气温湿度都是可控的,而自然景观、咖啡吧、自行车道则可以穿过这些建筑体。 围绕显眼的白色帐篷建筑的是绿化与自然景观,不同的模块散落在整个园区的各个地方,模块之间又因为连接其中的绿色环路而有了紧密的联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BF3E35CE0AFE3E29179E1463B86F9EDDB9971F1_size49_w720_h417.jpeg) 在 Google 看来,自然与建筑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总部大楼的建筑设计不再是单纯的钢筋水泥命题,它融入了公司的追求与关怀,更有对和谐自然关系的向往。 “蓝厂”的螺旋大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3583C2E8B421FA8CE87E3F9BAB851DBE6EACBC7_size88_w720_h498.jpeg) 提起“网红”建筑事务所,受到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三星等众多大厂的青睐的 NBBJ 最近的曝光率一点也不逊色于 BIG,而蓝厂 vivo 将在深圳宝安区建造 32 层的新总部大楼也交由 NBBJ 主导设计。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359FABE960945D7045A9BC4FD04E776771E0DF5_size78_w601_h668.jpeg) 这座 32 层的塔楼高达 150 米,外观呈螺旋状。大楼内包含了多层室外露台和景观花园,底层用于 vivo 旗舰店、商业零售、餐厅及员工专属的咖啡厅。裙楼内则预留了为活动及会议而准备的室内空间。 除了满足公司日常运作需求外,NBBJ 办公空间设计负责人 Robert Mankin 表示这次设计还融入了对自然、健康和平等之类的要素的思考,关注点在于流动且可持续。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D4BC7C56DC38D3353A08DE91578E51A2EC31EE4_size76_w720_h498.jpeg) 大楼内的室外露台和景观花园中的绿植是以深圳当地多样化的生态作为参考,每一层是不同类型的灌木和乔木,从而营造一种森林到山顶的过渡感。 在飞快的发展速度下,关注自然的规律感不仅是为员工带来良好的办公体验,也体现了公司对良好自然关系的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将是未来前沿的办公环境的发展方向。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C8BAE089D9B40463FB5478897EF00D626F26C45_size63_w720_h432.jpeg) 为了切合可持续发展及“海绵城市”的概念,塔楼还利用了地下排水、地表径流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来抵抗潜在的台风与洪水危机。 在 vivo 的总部大楼设计中,可以窥见未来建筑的发展大方向。自然关系已经逐渐开始被大公司们重视,而如何保证可持续性以及与当地城市的融合度还需不断地探索。 亚马逊的“抹茶冰淇淋” 如果要说有什么建筑是靠形象“丑”出圈的,那同样由 NBBJ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亚马逊最新总部大楼必定榜上有名。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6CF3C32DE3A95BC0FA6124060E0EC7A216DB759_size91_w720_h566.jpeg) 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阿灵顿,亚马逊总部大楼采用尖型屋顶的设计,透明的玻璃外观被大面积绿色树植环绕,远看彷佛刚钻出地面的巨型钻头。 然而它令人过目不忘的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形象有意或是无意中与“emoji便便”符号十分相近,尽管它有着比较绿的颜色。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DAA66C20798C8B4CDF77F70AB0516CB12C495F2_size61_w720_h359.jpeg) 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该总部与 Google 类似,是一个园区计划。而这座螺旋式设计大楼则是其中标志性的存在。该楼高约 30 层,外部 2 条路径环绕植树,植物以当地树木为主。 官方直接将建筑物命名为 The Helix(螺旋),外部两条路径如森林步道一般可供员工散步透气,计划在周末时开放给公众散步。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40E9652494EE3D041A3F78C4A6973B8B9D6AE5D_size113_w720_h436.jpeg) 在园区内并不会规划车道,所有车道将做地下化处理,地面上则以人行步道、自行车道、零售区以及餐馆为主。 目前,The Helix 还未正式动工建造,但这个规划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从这个项目中可以看见之前亚马逊西雅图办公室的影子,同样强调的是与植物共存的办公环境。 为什么科技大厂都 热衷于建“奇葩”大楼?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载体,那么对于科技大厂来说,一栋经过了精心设计、融入了品牌理念的大楼,就企业文化最好的外化展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7353BC5887777A8DB3F12279699353FFA432138_size6135_w574_h306.gif) Apple Park OPPO、vivo 大楼的激进设计赋予了品牌大胆、先进的形象;Google 和亚马逊在生态人文的建设也给人留下包容、多元的企业印象;而 Apple Park 的 100% 可持续能源利用率则是苹果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背书。 原本无聊的办公大楼到了各家科技公司的手里便成了新的故事载体,将这些大楼称为科技公司们打造的最大“硬件产品”也不为过。 其中最会讲故事的,应该还是科技“宗教”索尼。 大楼对于索尼而言,除了是可以用来出售救急的“备用粮”,也是索尼故事最好的讲述者。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5C4FF8FA2DCB7363B826708A082B08FBCA194F0_size60_w720_h477.jpeg)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正准备迎来疯狂的资产泡沫时期,东京的房价开始飙升,而索尼宣布要在日本最贵的地段银座上建造一座昂贵的大楼——索尼大楼(Sony Building)。 索尼大楼采用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简洁的设计语言是现代建筑的设计典范。 然而 2016 年,索尼和索尼大楼分别迎来 70 周年和 50 周年的纪念年份时,索尼宣布了「银座索尼公园计划」,要将昂贵的索尼大楼拆掉,在寸土寸金的银座修建一个公众公园(Sony Park)并运营 4 年,再重建索尼大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5BF2037531FCB80A5FDADDA49CA02E7989DBADB_size94_w720_h405.jpeg) Sony Park 已于 2018 年建成并正式向公众开放,索尼对它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公园”,除了地表一层的街心公园外,地下四层还包含了艺术展览、潮流商店、游戏厅、啤酒餐吧等多种娱乐空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DB3221D5093B25F3EB4768E80F07A75EDCE98EB_size96_w720_h429.jpeg) Sony Park 在繁忙的银座实验性地开辟了一个宁静的角落,至 2020 年已经接待超过 607 万名游客前往“朝圣”。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A3B128CECE132F887274EA51BA7E6EAD6673E11_size12_w507_h284.jpeg) 根据索尼的计划,Sony Park 将会在今年 9 月结束运营,并开始动工重建新时代的索尼大厦。尽管新大楼的设计还没公布,从它的“种子”Sony Park 已经可以感受到索尼想要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索尼想要打造一个更有温度、更符合时代潮流、更有交互性的新形象。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4DDF18FA357D9E01D6DBC057EF1664E27951FCF_size58_w720_h405.jpeg) 星巴克、Apple Store、喜茶等品牌通过富有设计美感的门店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承担了更多“卖货”之外的交互职责。 而一栋特立独行的公司大楼对于消费者而言,则起到一个心理锚点的作用:一栋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会给人产生品牌的联想,或先进或环保、或亲切或伟大,与看得见摸得着的门店相比,遥远的公司大楼在心理上与消费者“交互”。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E7B3D5238EE5C1155C8B1E0F38FD170CE758314_size90_w720_h463.jpeg) Apple Park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 Collins 和 Loftus 的扩散激活理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是由许多关联物联想所组成,因此品牌延伸是现在提高品牌资产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要想激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好奇与理解的欲望,一个标志性且蕴含公司底蕴与文化的建筑会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就像商店售卖的是有形的产品,而大楼贩卖的则是无形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