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5-20 11:34 |
点进来的同学 是不是都很好奇是什么病? 看完九叔的一天你就有数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F98300A1225AD81963A107249A716B477591B44_size1140_w750_h4074.png) 事情早做完早解脱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有人就喜欢一拖再拖 直到deadline才用生命完成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E60EA3F8CE1255926C2D0B3502228541AE97318_size137_w750_h566.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30FB8B415E259B06973022D24E4820CBDA6D22F_size74_w750_h114.png) (放心,在写此文之前,叔已把自己治好了) 人,为啥会有拖延症? 有人说 拖延症是懒癌晚期 九叔曾经也这么觉得 但其实二者并不相等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272787299430D67E4FAB41AF3008AC82323C480E_size236_w750_h673.png) 2020年1月,英国研究学者 通过问卷调查了10000受访人 是否会有拖延习惯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7479F8FE4F2E8BEFF1AF1F262CD13BD427D578F_size143_w750_h621.png) 心理学教授Tim Pychyl表示 (*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 拖延不是性格缺陷,也不是病 而是一种为应对某些任务 产生的挑战性情绪和负面情绪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0FA8D5C6A5D249EE398B23AB2D5805EBB16621B_size104_w750_h548.png) 完美主义作祟 完美主义者会把每一次表现 都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为了避免不好的评价 想方设法让自己做得足够完美 但越追求完美就越难以动手 大脑就会想办法用拖延来对抗它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814BABB52164DAD3236182130616E4139A71EB00_size248_w750_h729.png) 对所做事情的抵制 因为不喜欢 所以用拖延的方式表达反抗 这种经历相信大家也都会有吧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B4AB59ADE6E9A81961A3A02E38299C2BFF4F74B_size156_w750_h616.png) 事情太多 不知所措 有时候拖延是因为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59A700D0379C0C1FC157F54031B6AD0417ACB2E_size233_w750_h82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AE2C91EEBC88F5BEF34122A8112BCE9950C41ED_size226_w750_h768.png) 侥幸心理 面对有截止日期的拖延 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做 而那个时间点真正来临时 就开始慌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6848DD9ECEBC182BAF257D56833BF0684D5B387_size276_w750_h894.png) 虽然最终有效果 但过程却极其痛苦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235400D459887233DE9F8A2E9A3E2E3AB017E97_size153_w750_h604.png) 即时满足 人们更愿意去做那些 能够立刻尝到甜头的事 如果眼前尝不到甜头 哪怕它对未来很重要 也会拖拖再说 拖延症患者就停留在 这些即时开心的区域里 并耗费着大量的时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B2B8F39C267CF2A8B18D54B8B65D58BD9C1623C_size234_w750_h591.png) 长期拖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 一项关于拖延症的研究结果显示 (*发表在SSM - Population Health) 拖延会增加失眠及嗜睡风险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435FDE2C608D6133B327D43408009578F2C5B77_size339_w750_h1031.png) 相对普通人 拖延症患者 更易昼夜节律紊乱 拖延越严重 每周的平均睡眠时间就会越短 而且会增加失眠及白天嗜睡的风险 长期的失眠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活动 如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运作 严重还会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 长期的消极观念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13FFEA3D7DA6459639F2307E7C9C300829D49BC_size189_w750_h645.png) 同时,研究人员表示 随着电子产品和娱乐设施的普及 人们比以前面临更多的干扰 拖延问题可能会持续增加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点拖延 但能否重新掌控混乱的生活 才是叔今天要讲的重点 如何治好拖延症?终极大招送给你 先做了再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CC703ECCAC305EEEC8D71A3B72213083C3A85461_size213_w750_h657.png) 等你真的“想”到 黄花菜都凉了 别想着1步到位 正如九叔写文章 一气呵成是不存在的 (即使我已经写了N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AE84FB327A0DC05828AEF5FA66FF9257ED59314_size176_w750_h603.png) 把一件事按轻重缓急 分成几个小步骤 并一步步去实施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6E25B0B3B058C2404714FF52EC0DCF2F296971B_size125_w750_h538.png) 不过度追求完美 叔曾经也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希望自己写的每篇稿子 老板都表扬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FE3DA86E499ACBA12D21E5376EA87796495D3A0_size115_w750_h578.png) 但过分追求完美 只会让你“不敢开始” 因为什么样的开始都不会太完美 只有先着手做 并在做完后一步步修改 我们才能趋向完美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EAE06325A846BD9D70212A4212D15ABFA21639B6_size194_w750_h674.png) 及时奖励自己 当高效完成了某项任务 可给自己设定一个奖励 看电影、吃美食、打游戏、购物都行 安逸享乐也是正常需求 人能够创造业绩,也应该享受生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29586B48D4E7AC2E9A9080D9982B461DFEFD687_size102_w750_h481.png) 设置一个deadline 没有截止日期的事情 你可以强迫自己定个期限 比如 10:00前一定要做50个俯卧撑 20:00前一定要写完2篇稿子 哪怕要晚睡,哪怕要早起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7C939B52A38C25E3D446DD09942FE7AECCC001E8_size170_w750_h554.png) 当然只是给你们举个例子 没让你们真的去熬夜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85DB4C8357B55533881C53BE1950866BBF2EC4C_size38_w750_h156.png) 《西游记》里 唐僧屡次被妖怪抓获 妖怪想吃唐僧肉时总会说 “不急不急,待明日捉了那猴头, 与唐僧一起煮了来吃。”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5AEBBE777D82434B82087EC482CC5E5470D7F1F_size125_w750_h689.png) 相信叔,他们治好了会过来感谢你的 参考资料: [1] 陈粟裕,方世超,施云.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拖延症成因与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58-59. [2] 倪丽萍,黄殷,董丽丽. 大学生学业拖延特征、成因及干预研究述评[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2):117-120. [3] 何璐,郭镇,何江川. 大学生拖延症共性因子特征分析[J]. 教育观察,2020,9(21):82-83+86. [4] 郭辰玥. 精神分析理论下大学生拖延症的成因及表现浅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6(30):56. [5] 李浩然. 拖延的本质与应对[D].华东师范大学,2015. [6] 何静,赵雷丽. 拖延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4):42-44+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