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5-11 07:11 |
每每看到80年代的中国老照片 总会让人思念涌上心头 好似这场景就发生在昨天 却又不复存在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fdb9ef7ae19e438ab356f03393567928.jpeg) ▲1986 北京 三里屯商店 爸妈生活的那个年代 是如此的恬静美好 少男少女们笑得格外灿烂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b377a2a6432148bfa2b5dd4c24eda3c2.jpeg) ▲1986 北京 颐和园 连山间田园美景都分外秀丽 隔着屏幕感受到自然清新的空气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b243c20b3bee46c38298a16e49d7418a.jpeg) ▲1993 云南元阳 哈尼族的梯田 这些饱含时光痕迹的照片 仿佛每一张都讲述了一个故事 看得人时而泪眼朦胧 又时而会心一笑 也正因为如此 即使过去这么久了 它依然让我们能以最近的距离 感受到那会最真实动人的中国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9f176d67d0394b13965ea9d04453e0ac.jpeg)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321ef95a7ea34b0b8b9fadbab7081cd3.jpeg)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d01648eaf84843a3b6a84f9e4b68625f.jpeg) 然而拍下这组珍贵影像的人 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中国摄影师 却是一位 叫阎雷的法国人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553c432f360b45a78bd52013f0ff0d20.png) ▲阎雷 (Yann Layma) 法国著名人文地理摄影师 花30年,拍下60多万张中国照片 阎雷 花30年走访全国各地 拍下 60多万张中国照片 被称为最会拍中国的外国摄影师之一 从他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中国的变迁 那是鲜活富有生命力的中国记忆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4034c809544e4e92a407881f5b62c741.jpeg) ▲1986年 北京 与其他国外摄影师不同 阎雷没有拍恢弘的巨作 没有故意追求猎奇 只是把镜头聚焦在普通人 呈现中国那个年代纯粹率真的日常生活 浓重的生活气息让人共情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e47109efc498440bb4075a345d2cacc4.jpeg) ▲1985年 广州 “我眼中的中国充满魅力,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83d83945580a40d6a8cea7fcbba754f5.jpeg) 1985年 阎雷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此后30年间 他专注拍摄东方古国的巨变 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大城市 他经常深入到偏远地区 记录那些更加原始和朴实的风土人情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03a17116e63c4752a7f358a0211be4a4.jpeg) 1988年 阎雷去到了广西、湖南和贵州的群山中 这里隐居着一支特别的民族 侗族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1d5ad548fac4f7db50b54186e905d9e.jpeg) ▲1980年代末 侗族人穿着传统服饰 侗族以大歌、木寨、梯田而闻名 不仅风景壮丽 还有历史悠久的木质建筑 和热闹的斗牛节等当地风俗文化 而阎雷是 第一位用彩色胶片 记录下来这片神奇大地的摄影师 以至于我们到现在还能欣赏到这美景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de30f91029df4d4bbc78b715b8f9df65.jpeg) 具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9f03638c4e024fa9b86a7dad7cbbfc25.jpeg) 侗族的传统服饰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b9e0c4654f084cda889969da07694faf.jpeg) 侗族的房屋侗寨 人们围坐在一起 充满了烟火气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0bcf51864fa47338c6010492993b151.jpeg) 按照侗族习俗 丰收时节之后是水牛王的战斗时间 每个村寨的水牛PK 最终决胜出一头水牛王 光是听上去都觉得很好玩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a9636982b5434a778580f39cd84eca82.png) 在侗乡每村每寨都有自己的芦笙队 由三十余人组成 每个侗族节日里少不了芦笙演奏 若干人手持小芦笙领队 跳舞旋转拼尽全力吹奏 后面还有一些人手捧高达四米的低音芦笙 然后全村人紧跟其后 场面热闹极了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69f5e6bf941647439e351bed537142ac.jpeg) 如果没有这些照片 我们可能真不知道以前的侗寨长这样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70f6cdef09a54baba739a532124d9ede.jpeg) ▲1989年 贵州 侗寨梯田 如果没有阎雷的照片 我们感受不到以前生活的有趣 人们也都可可爱爱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1d5a30e1b5614236a42b02df9ab67624.png)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 人们闲暇时会到处玩耍 四处打卡留影纪念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7725675427c84591acce0b67d7c03852.jpeg) ▲1985年 北京 天坛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49486d36eae47d9989910d289d1381b.jpeg) ▲1985年 北京 香山 那会就有不少弄潮儿 穿着非常时髦 下面这一套象君看了直呼好家伙 大红色的礼帽属于点睛之笔 真有点好看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2a5fa14d1b664d789316591c7c3627a3.jpeg) 还有眼熟的高腰牛仔和喇叭裤 果然时尚是个圈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f32255c95a08497e8ae9491a5c6638ad.jpeg) 198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一对恋人请注意他们的喇叭裤 还要注意女士手中提着的物件 海报上的人好像竟是她自己!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a42a9d23f06e4fe5947c8ecfc4525314.jpeg) 塑料凉拖也是流行得不要不要的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4a9ce5786e7457c97227cc598305f75.jpeg) 正好那会开始流行烫发 所以人们的发型统一 人人一头爆炸小卷发 仔细看这发量也是很惊人啊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1b5893cf96774092b3b27bf4c1301393.jpeg) ▲1985 北京 一对新人在八达岭长城拍摄婚纱照 1988年北京长安街 这些骑自行车的市民 穿着也一个比一个有范儿 想必现在这些都是有钱人喽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39e4c12eb10e497b92572eed2e428214.jpeg) 让世界看见真实中国 阎雷作为拍摄中国时间最长、 地域最广的西方摄影师之一 获得过诸多荣誉 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 于2004年在全世界 6个国家同步发行 印量达 几十万册 至今一共出版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 成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题材摄影师 2017年,浙江卫视为阎雷拍摄纪录片《爱上中国》 把上万网友们感动到流泪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099fd18d452e42de8595699df44c2039.jpeg) 说起阎雷到中国来 也是非常有缘分的一件事 他说: “十六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aeacc8bda3cc4a2dad4a143a254dcf51.jpeg) 他对自己的摄影有 “三个不”要求: 不拍黑白照片 不拍新闻照片 也不拍卖不出价钱的照片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e733a1d57b24b47825914565023f0e0.jpeg) ▲1985年 三里屯使馆区附近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c6fcd333f094468eaf01fa1542ca4fe2.jpeg) ▲1985 戴纱巾的女孩 所以他的照片往往光线饱满 镜头下的中国人光彩照人 洋溢着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特有的温情和自信 我们现在看着 就好像随时可以穿越回去一样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383845a30b3b400facbdd71957965746.jpeg) ▲1995 位于深圳和广州之间的混凝土制造的私人宫殿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29c0b570b0004330a01d2b471e114763.jpeg) ▲1988年 大同到北京的硬卧车厢 这些照片饱含温情和记忆 呈现1985至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 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 无论什么时候回过头再看 都不会过时 这或许就是纪实摄影的魅力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8c6c597d47324c4aac8fcf906d9baad2.jpeg)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9e7ccca89a6f4dc1abc5fc4b779c73f7.jpeg) 这不仅是你的80年代 这也是他的80年代 这是我们共同的80年代 感谢阎雷不懈地坚持 带给我们这珍贵而震撼的照片 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巨大改变 以及人们生活得越来越来美好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1888cc644e8d42e1ba59f1682079f6ce.jpeg) ▲1986年 长安街 上海牌小汽车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10f913c1291f44668e17547121ba65c9.jpeg) ▲1985 北京 天安门广场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db2f7671f53c4d03b4ba94ca84ecf468.jpeg) ▲1985年 北京站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e59a39e40ea14c30bf6929b38d087237.jpeg) ▲1986年 上海 民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 我们每一天都忙忙碌碌 日子久了人们的联系少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怀念80年代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db186c6233d146dab70d96d5ab3cc412.jpeg) ▲1986年 杭州西湖 爱那个年代年轻真诚单纯 喜欢拥有幸福自由的感觉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8/43a785dca42a4852ace2337c2c172322.png) 内容来源:摄影集《歌海木寨》 纪录片《爱上中国》 更多80年代的中国珍贵影像 可以看看下面这本摄影集 《昨天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