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5-05 07:12 |
丑建筑到底有多辣眼? 就连发改委都明文发布 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建筑 严禁建“丑陋建筑” 要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 有拍手叫好,也有不少质疑 就像埃菲尔铁塔刚建时狂被吐槽丑 如今成了世界著名地标 到底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1bba918481ad4907880dead3334be84a.jpeg) 中国十大丑建筑的评选专家给出了 功能、抄袭、仿古、仿生、崇洋 以及是否与周边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 基本选丑标准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19a7e823a3884e00a3ff5d8cb604dfe1.jpeg)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7824243608304ae8943a3d0b7069b86e.jpeg) 台湾高雄莲池潭龙虎塔 西安法门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什么样的建筑容易上榜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ff6acaf165184c87859e4c2db0010b1b.jpeg) ◆肤浅的具象模仿 不得不承认,在每年评选的丑家伙们中,具象建筑几乎占了一大半。 昆山市巴城镇因阳澄湖而闻名,是大闸蟹的故乡。 为了更好挖掘“蟹文化”,2017年开始对坐落于巴解园内,占地1200平方米的旧咖啡馆改造为文化馆。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c0e446c86111477bb4818fe5afcee879.jpeg) 本以为是以旧换新的成功案例,但事与愿违活生生地造出一只大闸蟹,坚硬的外壳、两个夹人大钳子、八条腿,一看就令人毛骨悚然。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ef2a50222d8c4d8a95fb15fd4b851d58.jpeg)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c2e44893253442209821c669601398a3.jpeg) 2018年,它上榜十大丑建筑,理由是“低俗仿生,亵渎文化”。更令人无语的是,改建没多久又立即拆除了。 拆拆建建,劳民伤财! 像代表白洋淀文化的水中贵族金鳖馆、小蜜蜂造型的南京蜂巢酒店,这些炸裂眼球的“特色”建筑,都是简单粗暴形态仿生的结果。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f4c9d98c5f174082bf230de3ff715921.jpeg)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ab7fb5f2e6549fa8c43baf7a4f249b4.jpeg) 虽说用代表生物展示地方文化,不失为一种特色表达,但仿生不是完全照搬,是在自然界中探索合理的建造规律,需要设计思考与艺术化处理。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ff9d25dd895b4de8a48dcd5925c84c7c.jpeg)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936c32fd3a414e54a881690107d00eba.jpeg) 除了具象仿生,几乎每一种有寓意的事物都能做成建筑。 众所周知,辽宁的大铜钱(方圆大厦)是真的很丑,但过了几年广东有样学样在荔湾区白鹅潭经济圈,也建了一座高146.6米,33层的“铜钱大楼”(广州圆大厦)。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27f5e7cb1298417f8d47e689bce1e932.jpeg) 没新意的丑造型,为什么抢着建呢?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963364c89b5948699b079b766b77a759.jpeg) 来自于意大利的建筑师给出解释: 设计灵感收到了东方文化启发,建筑本身与水中倒影形成的双盘玉,不仅是古代王朝皇家象征,而且还对应于数字8和无穷大符号,象征着对富贵与美满统一的追求。 又坐落于风水好的水边,财源滚滚来。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9476dc0032fe4aaa8f04bc0b46323d8b.jpeg)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e90e25f79108403ab4bf02532db6d5ff.jpeg) 此时此刻,是不是能完全明白福禄寿天子酒店,与大白菜(发财)诞生意义了。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充满新奇的设计观念,落实到事物总是变了味。汲取传统文化固然好,但只把理解留在肤浅表面,那设计又该何去何从呢?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cbb8977b15e049eeb8b11074a293723c.jpeg)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03ab9a3b34949e0987c26fe5888b70e.jpeg) ◆盲目的跟风照抄 除了具象建筑因为长得像某物而存在,还有很多丑建筑因为模仿的像而大跌眼镜,尤其是仿古与追洋风。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ffa0e7f65854d7b9e061221c59de076.png) 宝鸡联盟大桥 图源@RED 导演:高氏兄弟-云叔 近几十年来,拆真古迹、修建古建筑是真的没有断过,花大价钱建的古镇、古楼为什么总被说丑呢? 粗制滥造是首要,许多仿古建筑只在乎形式上的像,不善于抓细节。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d37de4114a1411fb970025a67824ebc.jpeg) 文化标志明显的香港文化博物馆 就像完全模仿天坛祈年殿修造的沧州吴桥国际杂技大剧院,一眼看去有点像,再看发现楼层间比例都失调了,屋檐翘度、精雕图案统统不见。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73ebce84405a4de98322fb64ca512b9e.jpeg)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c6b9b58e817f4e1d918dadba903db061.jpeg) 与注重比例尺度和精致度的木结构相比,使用钢筋水泥搭建、用漆料代替纹路样式的仿古建筑,缺少着那股精工雕琢的匠人气息。 想象一下,高楼大厦林立的环境中突然冒出这样的“古物”,是不是有一丝丝怪异呢?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9ee7274524d846688be3d6a1eb42e42b.jpeg)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很多以博眼球为主的“仿洋风”建筑上。 2020丑建筑榜单出炉时,很多人不明白看上去还不错的贵州吉隆堡酒店、陕西宝鸡联盟大桥,为何会上榜? 评委会给出理由:盲目崇洋,文化价值观扭曲。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2e568fa095514f48aafdca29931fb49f.png)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9df1621d6e41453ab8c58b44ad2414ff.jpeg) 就像建成白宫样式的 江苏涟水县环保局办公楼、苏州市相城区建的伦敦桥,好好的文化名城却走起了山寨路。 不仅没有学到精髓,还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优势,误将外来风当高级。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05999b0f7adb42baa2a1a13ba7482525.jpeg)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15944767da344d889f5999e8ca344e9b.jpeg) 仿古与仿洋虽是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但归根到底都是对自己文化理解不到位,实打实证明了 “丑建筑的深层逻辑是建筑语言的混乱使用”这一原则。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38d9f1f7c1cb46e69251f7820d85f579.jpeg) ◆一刀切的统一审美 统一的审美发生在建筑领域也是一种丑,曾经一篇《为啥全中国的“老破小”,都丑得一模一样?》文章讲到,许多户型奇葩、规划反人类的老式小区,都出奇的外观一致。 它以典型的红砖单元楼为主,没有电梯,楼层不高,无论是从大东北还是到江浙沪一带,几乎都有存留。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7e6586e9492e4ba39674f9270dc5ae7b.jpeg)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adbfc1a67ef4e97bf6eed96c5e8945f.png) 单看外表这种单元楼还没什么奇特,但深究一下没有因地制宜、不彰显地方文化,而是全部修建成统一风格,多少有点不符合设计形式要多样化的原理。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10227ac1c69e40a78350337e08d29e58.jpeg) 既然内外都不占优,为何还要如此修建呢? 原来这种“老破小”风深受苏联影响,为解决二战后住房危机而建,成本低、建成快为显著特点,是一种“可大量复制的建筑”。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2dbf67a4538c4045a6e0b274bf036522.jpeg) 所以,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时代,这种风格成为我们的主体建筑。至于适不适用,能否丰富多样的城市面貌,另当别论。 如今这种房子虽然拆迁了不少,但仍存在于多个地方,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 有人说比起丑,千房一栋,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更是灾难。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d9d32ccb44114fafa02cd1e99504ec0b.jpeg)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55be0cdabdde4fd9bdd0f3b3003eb43d.jpeg) ◆审丑的意义 建筑学家理查德·诺依特拉曾说:“周围设计元素的危害,虽没被人意识到,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无害的。” 有人说看惯了丑建筑,也就看习惯了。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b4d2b80ce5864f28a132f5d2eb931516.jpeg)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27c6a756a65a4d1386fa297f594c1b30.jpeg) 越看越顺眼的白俄罗斯图书馆与苏州秋裤楼 审美是本能,审丑是思考。如果我们把千变万化的丑看适应了,那彻底进入到一个无秩序的“丑”世界中。 虽然美与丑没有绝对的区分标准,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却能给我们最直观的反应。 遇见美,赏心悦目,看到丑,暗自伤神。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201f7301448c4e93a69f5896e2713362.png)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504/8a49e3679a684301a5c08347fce89f39.jpeg) 有了丑对比,美才有了意义。当别人说我们设计的建筑很丑时,会去清醒思考该如何改善。 若没有了批评,没有了丑建筑榜,估计整个社会就会沉溺于“五彩斑斓的黑”这样无理审美中,个人审美凌驾于公众审美之上着实可怕! 设计者话语权低,甲方不识美,一项工程从开始到结束考虑的利益因素远大于美与舒适。 以此循环,丑建筑越积越多。 对于真想做好建筑的设计师们,肩上的担子也愈来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用更丰富的设计能力去说服与征服甲方,做出越来越多美好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