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0-10-06 09:45 |
过去40年,放眼中国的城市,基本都在急速地扩张,典型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跻身国内一线大城市,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哪怕是中西部的普通城市,人口和面积也是成倍地增长,但云南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却是个例外,这座曾经的怒江州州府,如同一座被时光琥珀封存的城市,停留在了1980年代。 知子罗在傈僳语中是“好地方”的意思,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知子罗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1974年以前,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知子罗是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1974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1986年,因县城处在巨大滑坡体上,碧江被撤销县制被拆分为两部分,分别并入泸水县和福贡县,昔日辉煌的碧江县就这么从地图上消失,只在原址上留下的一座时光的记忆之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93AB820C9A4587EC22A5BC4164B6680AF7D5B292_w1080_h721.jpg) 沿着怒江公路S228北行,过了福贡县匹河乡后大约两公里,会看到路边有这么一个标志,上面写着知子罗记忆之城16km,沿着曲折的山路上行,大约40分钟后,你就会来到一座被时光封存的城市——知子罗。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73E7787D30F76433502D737734147F5D607DD8B1_w1080_h721.jpg) 放眼山梁上的知子罗,虽然也有几幢新的民居,但整座曾经的县城基本还保持着原样。从州府变成村庄后,人口急剧减少,无需兴建新的房屋,再加上当地交通不便,没什么开发价值,百姓穷困,也没钱改变现状,种种原因促使知子罗成为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城市。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9AA40879CC4247E7A480400DA744D842951D8A83_w1080_h721.jpg) 知子罗的入口处耸立着八角楼,不仅是知子罗的标志,也是知子罗撤县时最新的建筑,八角楼是当时特意从大理请工匠打造的碧江县城新景观,可惜刚刚竣工,县城便被撤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0852293415248DB311B59F9207620EDC1AAD876A_w1080_h721.jpg) 如今的知子罗已经作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旧址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BABB8C2434D54ACD043CEC9CFDD3F5AB31BE4ED0_w1080_h721.jpg) 背面的文字你认识吗?其实傈僳族是一个有语言有文字的民族,傈僳文字又称圣经文字,大概在1915年,由一位来自缅甸的克伦族的传教士所创,后由西方传教士富能仁修订而成,由于文字最初用于圣经,所以傈僳族文字也被称为圣经文,这一带的圣经至今都是傈僳文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F11BB8497C4236A1C845C4EB8A3ACE787CD1DAD7_w1080_h721.jpg) 其实想要寻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印迹的话,很多城市都能找到,但象知子罗这样整座城市完整保留,几乎没有变化的,却极为稀少,你看这幢两层小楼,虽然谈不上美观,但连工人俱乐部几个字都还在,门窗、镂花都是满满的时代印迹。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08CA4A1573CB0B1F41D3C832C9754978A1A96BE9_w1080_h721.jpg) 而这一幢四层楼,在当时也算是高层建筑了,这是当年驻军的营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E6366E9899EAA694DC9E0CE7F12FE186E873A334_w1080_h721.jpg) 知子罗的主要街道,只有在这里才能回味一下这座曾经怒江州第一大城市的辉煌,只是如今空空如也,大多数房子都空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49B409C22FC05CF689C97986C1D996598E10C10A_w1080_h1617.jpg) 从州府到县城,再到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村,只用了12年时间,接下来的30多年,知子罗就变成了一块时光琥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F6EEBFEF9CE39AE8FB09910B2AA5D967BDECAD28_w1080_h721.jpg) 这座有三个拱门的建筑就是曾经的碧江县委办公楼。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2A7AA37813272C46A6A616087E8BB7CAB614EF68_w1080_h721.jpg) 依稀的标语犹存,县委办公楼已经成为一幢堆放杂物的楼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EC8BE67D8B2D28ACFE399F197A7CE76B91170A32_w1080_h721.jpg) 县委办公楼里面的木楼梯保存完好,除了被熏得漆黑之外,和老电影中的场景一模一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0F84495E22BF82A3B7156CCC2308725204F03CF7_w1080_h721.jpg) 这些如今的村民民居,大多数都是当年县里的公共设施,县委、县政府办公楼、驻军营房、新华书店、学校校舍等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5DE60A9D1F5125D0B77C667FCAE0DC6799526074_w1080_h721.jpg) 这条沿山而上的阶梯,是曾经老城中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一位如今住在这里的村民告诉我们,他小时候住在附近的山村里,最开心的事就是父母带他们来“街上”玩,而这个“街上”指的就是这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302391B4D212F73458FD69B1CBDBB9AE8CA42D04_w1080_h721.jpg) 曾经人来人往的县城老街道已经物是人非,不变的是对面的群山和被时光封存的记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20E1939FDB6E199A7CBF2301A2B93EE8C5B59427_w1080_h721.jpg) 偶尔也有村民经过,知子罗村目前大概近300户1100多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贫困户众多,青壮年出外务工的多。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7C61E84F12C87F7465E9757DE0B6B10569AAC457_w1080_h721.jpg) 当地也没有什么土特产,大概和很多山区一样,核桃是主要的特产,玉米则是主要的农作物。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85B3FAD014E6512588B875FED628516D49B313B1_w1080_h721.jpg) 走到老街的上端左转,两层的老建筑便是新华书店,毛主席语录框依然完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361717E667751C580C9343276997487AA0C25B17_w1080_h721.jpg)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里曾是一座学校,校区不小,可以看出当年的学生也不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EBB7EA645E29D501484EA6D038E9676191F32C5B_w1080_h721.jpg) 教室已经成为了村民的住所,一间大教室,就是家的全部,墙壁上依然保留着黑板,只是不再写着老师的习题。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47163A793B5C965E9D6A48C1F9665AF7038D0389_w1080_h721.jpg) 知子罗也有几家客栈和小餐馆,食宿都没有问题,这家旧城客栈是以前的厂房改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3D77715CBE377E5F427A7A6B885ECD4755FA4D79_w1080_h721.jpg) 知子罗位于怒江大峡谷的山梁之上,也是俯瞰怒江大峡谷的绝佳之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019DB7CE6D4A6BEFAD80DA0FD2B48B2305364CB6_w1080_h721.jpg) 怒江大峡谷在怒江州境内310多公里,东是碧罗雪山山脉,西是高黎贡山山脉,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62D9EF3E16905CA3D95AAE7692A909D5320C2727_w1080_h721.jpg) 再往山下一点便是老姆登村,这座村里也有食宿,村中最著名的是老姆登教堂。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1747B636A569EC68F73CD92E9AC4CF9AD18BD28D_w1080_h721.jpg) 傈僳族本是信仰原始宗教的,基督教大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这里,逐渐成为了傈僳族的主要宗教信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7E186FF09FD9815407D37C7E13C7F77B2A424DCB_w1080_h721.jpg) 傈僳族不少村落都有教堂,老姆登这一座也算是比较有名的,老姆登最早的教堂在1930年建成,原来上村和下村各有一个,1958年的政治运动中被拆毁,直到1979年,两处的教堂合并成一间重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1A7BCED8332BD28B11179ACD1670C712932E5237_w1080_h721.jpg) 教堂前的钟也是小有名气,记得有人说是炮弹壳,其实是半截氧气瓶。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E91AF05E79386FD2CB2EEC82C551BE65D63328D1_w1080_h721.jpg) 从老姆登村下的观景台回望,发现这一段的山体还挺有漂亮,有时间在这住上一晚挺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4B6A84C383F8737635A9413C7C201B40C18697E6_w1080_h721.jpg) 相对一山之隔的大理、丽江,怒江州的游客非常少,能来知子罗的游客更少,当地的几个小孩在敲核桃,不知道一天能卖多少。 知子罗被称为“废城”、“记忆之城”,不过我更喜欢称其为“时光琥珀”,琥珀是某一时期的树脂滴落,经过千万年的掩埋形成的化石,有时会恰巧滴落在某些昆虫上,便封存了这些昆虫千万年前的样貌,而知子罗正如那块被琥珀凝结的城市,原真完整地保存了30多年前的模样。知子罗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个例,完整地保存了一座1980年代的县城,也许有一天,这里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不过我还是喜欢现在的知子罗,因为这是一场恍若隔世的时光相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