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20-09-11 10:47 |
著名汉学家余英时曾感叹:现在的“大师”太多了! 太多的“大师”扰攘于世,宛如通货膨胀一般。 其实,成“大家”、“巨擘”者,不必举浩繁以立世,有时只需一首抑或一部经典便足以流芳千古: 譬如《春江花月夜》之于张若虚; 《源氏物语》之于紫式部; 《红楼梦》之于曹雪芹......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BA8702B4819E8E91B0C49BC818DF7E7FE36E2C1C_w690_h453.jpg) 推之乐坛,一首金曲便能唱到街闻巷知。 但往往璨若烟花,迅如流星,而已经离世16年,被誉为“香港词坛教父”的黄霑,却创造了太多传唱不衰的经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B2BF4E6511055BFCAAF3AA9B55081A7B2B0E36DE_w1080_h195.png) 人们都称他为“鬼才”。 何为鬼才?盖天马行空,气象万千,无出其右。 人们又称他“通才”。 何为通才?盖诸艺皆擅,融会贯通。 大学毕业后,黄霑仅做教职两年,便发觉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投身广告。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CF4869EC00EA87B5EA5929C6139E7A57A8791035_w440_h404.jpg) 年轻时的黄霑 创意非凡的他,曾在业界留下过很多令人惊艳的文案。 他是首位获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的香港人。 那句“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广告词就出自他的手笔。 由于年少时即博览群书,底蕴深厚,大学时又深造中文,语言造诣极高的他又尝试写词。 为《青春玫瑰》曾作三首词曲,牛刀小试,便一鸣惊人,从此,一发不可收。
从《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汪洋恣肆,到《倩女幽魂》“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的悠远飘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8409066CA194D565674EEED5672B81EA7F56879_w640_h487.jpg) 从《当年情》“心里边从前梦一点未改变;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的与子同袍,到《男儿当自强》“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的铁骨铮铮......
当年,北宋的柳永以隽永之词风行于世,人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139D8AA177C18703E2750D34201CEC13540219A1_w640_h360.jpg) 黄霑一生写歌2000多首,词曲俱佳,经典无数,拿遍各类大奖,故,以“凡有华人处,即能歌霑词”亦不为过。
后人这样评价他:“嬉笑怒骂随烟去,诗赋歌词纵人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580FD9946170BD1909CEF4F8C3C3CA741DC74EF_w640_h410.jpg) 风流蕴藉,境界开阔。 既有浩然正气的侠义精神,也不乏深刻顿悟的人生哲学。 曾有词坛高手对黄霑叹赏有加:“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 奇才天纵,又活得意趣盎然,怎会受困“一城一池”?所以,写词作曲时黄霑又辗转腾挪于各艺。 不是玉面小生,貌若潘安,但黄霑对电影的热爱异常痴迷。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523A2B35DCD63767B9C9ABAC4B61E86DE6539D54_w640_h356.jpg) 只要有戏请他出演,不管角色大小,路途远近,黄霑有求必应,并且乐享其中。
黄霑演过无数闲角,黑白两道、色狼、嫖客、瞎子、疯子尝遍,在众生相里体会百味人生,为此,他不惜自毁形象,且薪酬之低,怕是“负数之冠”。 为过足戏瘾,“甚至自掏腰包,大宴诸色人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EE4E01FCD2AF5D1F5A6C571649ABFA06192ABAA8_w1080_h602.jpg) 黄霑在《唐伯虎点秋香》中扮演华太师 1973年,黄霑与好友合作组成了“宝鼎电影公司”,该公司自编自导的《天堂》成功打入该年度十大卖座电影。 但他过于较真,看不惯后人对音乐,对电影的敷衍,乃至后来由于对剧本过分挑剔而导致电影公司破产。 对于一个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的人而言,不做主持是一大憾事。 1969年,黄霑就已经在主持界闯出名堂,获得了当年最佳电视节目男司仪奖,更被誉为“电视王子”。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B51F036563ED13C6027E5E94F48BB31B4E200640_w525_h528.jpg) 《今夜不设防》 1989年,他与倪匡、蔡澜一同主持《今夜不设防》,兴之所至,插科打诨,禅机妙论。 他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自是实至名归。 黄霑写专栏也是落笔如刀,直击要害。 他的《不文集》,借写两性笑话,阐人生哲理。 快人快语,荤素不忌,却是通透至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EC2519D8DB698DF4910B4D554C1665A934C16632_w240_h240.jpg) 这部幽默短文集再版61次,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A5656AD81728A9560C8E14C75396515B88BF22C_w1080_h197.png) 才子,若只是才子,不免寡淡;江湖中人,若只是江湖中人,不免粗莽。 而黄霑,是才子中的“老江湖”,是行走于“江湖”的才子。 他的“江湖气”在诸多歌词中历历可见: 誓要去,入刀山,浩气壮,过千关; 今朝去,几时还,奈何难尽欢。 ——《誓要入刀山》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沧海一声笑》 小时候,他和李小龙同为喇沙书院学生。 那年,李小龙欺负黄霑的兄弟,他便强出头要求决战,双方打斗维持了不到十分钟,便以黄霑鼻青脸肿而告终。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427FAC0AA8CF4CA34FDEE472F664D656F21F5A50_w600_h460.jpg) 但黄霑就是不服软,不低头,一次打不过,那就接着打,两人整整打了一个月。 不打不相识,两人最后竟成莫逆之交。 这也成为黄霑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有人说,江湖在金庸的书笔下,在徐克的电影里,也在黄霑的词曲中。 依我看,“江湖”更在他的至情至性、大情大性里。
你说他琴心剑胆,又乖张无常;你说他悲天悯人,又嫉恶如仇;你说他儿女情长,又放荡不羁。 才气、酒气、义气、侠气、正气、骨气,最后成其江湖气。 《沧海一声笑》终稿时,他发给徐克的传真上写道:徐克,你要便要,不要另请高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FABAACA35F99612B6B97A1599B0DDA8D95574081_w450_h312.jpg) 徐克和黄霑 “神曲”横空出世后,高迈逸群,唱尽天地豪情。 得意之余,黄霑还拉来徐克和罗大佑,一起录了一版《沧海一声笑》。 录音之前,三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苏子写当年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而三人酒酣耳热,逸兴遄飞,一曲快意逍遥的《沧海一声笑》就此录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BCE61346B4E20F31639472F754DFD19E7B3C9018_w640_h385.jpg) 三人合唱的版本虽有瑕疵,但黄霑坚持:“不录了,这版最好!”果然!“三侠”的版本遂成绝唱。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7A8479B8A694C389EB71AA529502FA6197D91E3_w1080_h197.png) 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摩灯》中有一幕,导演在风烛残年时说:当你活到八九十岁,拥有了名利、金钱等等这些东西,你会知道,这些并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莫过情义的链接。 在他的歌里,有气贯长虹的武侠情,有义薄云天的兄弟情,有荡气回肠的儿女情,有热血燃烧的赤子情,更有屡仆屡战,逆势而起的强者精神。 黄霑在音乐方面的最佳搭档是顾嘉辉。 1980年,两人为电视剧《上海滩》创作的同名曲是顾嘉辉的第一首中式小调流行曲,大获成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7172FA08930889CEFC5A5134492C6AEB21753897_w455_h369.jpg) 黄霑与顾嘉辉 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顾嘉辉的起承转合,浩荡深致的曲风,配合黄霑饱蕴传统中文色彩的隽永歌词,成就了“辉黄”组合的“双剑合璧”。 “辉黄”二人刚柔相济,黄霑豪迈不羁,纵歌嗜酒; 顾嘉辉则个性内敛,深藏不露,但两人皆才气纵横,彼此辉映,妙合无垠,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撑起粤语歌坛的半壁江山。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114BC58447701821C6CD5DEBD65C6FD4E822F27_w500_h301.jpg) 《忘尽心中情》堪称两人合作的典范,有人说此歌“三分的潇洒,五分的寂寞,七分的悲凉,烈酒为伴,长剑作友,江湖情怀,尽在其中。 这首歌的词,曲都写得精彩万分,相互又契合无间,简直可以用天人合一来形容,听后那悠远的旋律萦绕心间,徘佯耳际,久久不能遗忘……”
2004年黄霑去世,顾嘉辉也在2005年举办了告别演唱会。 知己酬酢,兄弟一场,他驾鹤西去,他亦退隐江湖。 从此,双星邈云汉,“辉黄”不复还。 《当年情》是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主题曲,当时制作经费捉襟见肘,黄霑为力挺吴宇森,分文不取照样写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7A4A9631E72F21822CE7D9C2D7B55F5BAD67DB0E_w448_h252.jpg)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玲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1984年春晚,由张明敏演唱,激起了无数华人的爱国之情,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的《我的中国心》响彻华夏大地。 他的另一首广为流传的《狮子山下》,写出了香港草根的奋斗史,也传达出了当年香港人的逆境挣扎,发奋图强的精神。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7DEFC4FEBF021C9ED41737C2F6FBD9A9466D5116_w456_h254.jpg) 这首歌被香港人作为“城歌”,就像狮子山一样,成为香港人记忆中岿然而立的丰碑之作。
在《青蛇》里,他借人鬼情,写人间爱。 一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道出以情渡红尘,不负韶光不负卿的坦荡衷肠。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FCDB59926C7D2302F552B0C11CE833FC4DA944E9_w425_h440.jpg) 黄霑写过很多情歌,他最偏爱的是《世间始终你好》,这首歌是当年《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的主题曲。
“年轻的时候,我们翻遍席慕蓉,三毛和聂鲁达,只为寻找一句可以充分表达的情话。后来才发现什么高深的情话都不如——世间始终你好”。 那个“你”是谁呢?他有生之年,经历了两次婚姻,三段感情。 当年爱上红粉知己,才貌双全的女作家林燕妮,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妻子离婚,后与林燕妮也几度分分合合。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73772A7ECFBA0A99D3D193BE55A280D74ED7EC9A_w470_h382.jpg) 黄霑和林燕妮 但当他多次向林燕妮求婚不成后,便使出狠招:在报纸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而证婚人是德高望重的金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63DC9768AD7FDD5DBE2A0A27AB2D89F5BDE75A8C_w487_h383.jpg) 黄霑跪下向林燕妮求婚,请金庸为证 随后,林燕妮也愤而登出个人声明,指责黄霑的疯狂之举只是其一厢情愿。 两人纠缠15年,最后还是山迢水遥,就此别过。 黄霑后来娶了小他17岁的平凡妻,老夫少妻,也能相濡以沫。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F1CB349CA4CCF2FBB844D53F0669A93A6D32ADC3_w350_h503.jpg) 所以,惊心动魄过后,他归于细水长流。 才子再豪情万千,老了,病了时也与常人的需求毫无二致。 从千夫所指的负心汉,到梦阑酒醒的倦归人。 爱过,恨过,荒唐过,狼狈过,但唯有他能说出:“无论我有百般对或者千般错,全心去承受结果面对世界一切”。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5D979290B2FB8107F26030926C7BFD5E07292297_w1080_h188.png) 黄霑洒脱奔放,性格直率,口无遮拦,曾受其批评的人不胜枚举。 刘德华写的歌也曾被他骂“又臭又烂”,但刘天王知耻后勇,三年后写词水平精进,一首《冰雨》又让黄霑转而赞赏。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1E49E635AED6F18BF2B1B21A6E159EF5519534E2_w535_h299.jpg)
即便是面对有几十年交情的金庸,黄霑也曾因政见不同而不惜与老友闹翻。 他曾坦言:“我这个人不谦虚,不过我有一点比别人强,我是比较真的一个人,有时候会得罪人,有时候令人家很恨,但我还是保留这个。” 他不会巧言令色,不屑八面玲珑,靠得一口真气,拳头上立人,胳膊上走马。 虽说黄霑骂遍华语乐坛,却独宠张国荣,在他眼里,张国荣就是“翩翩俗世佳公子”。 在主持《今夜不设防》时,公开赞他“眉目如画”,还说“靓仔到极,我是偏心靓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D6EC54049F69EFEC961B1175663A8A76796DDA2A_w640_h466.jpg) 张国荣和黄霑 张国荣面对黄霑的热情,亦欣然纳之。 在他眼里,黄霑豪爽义气、爱恨分明,有时“不疯魔不成活”,就像金庸笔下那个童心未泯、天性纯良的“老顽童”。 1980年代开始,他便认为粤语歌的写作水准江河日下,并为此愤愤不平: “我现在有得写就写下去,拼了命写,写到没人听,写到没人要,写到死。”并让人刻了一个印———“不信人间尽耳聋”。 写《沧海一声笑》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当年,黄霑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六易其稿,徐克都不满意。 一筹莫展时他翻阅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 于是茅塞顿开,将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反其道而用,钢琴一试,声音婉转,又气盖云天,境界全出。 他说自己是“老头的脑袋,少年的心,更老的身体......别看我整天嘻嘻哈哈,心里面还是很沧桑,很悲凉,很沉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9CE0809FAFBDF508E41D81DBCE342FC5EE27882A_w500_h375.jpg) 当年苏轼被贬黄州,数游赤壁,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曾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回望自己一生沉浮,于是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慨。 想人事变幻,盖古今一同,半世辗转,辉煌时万众拥戴,落魄时也曾想过跳楼了之,但谁让他是黄霑呢? 清风笑,惹寂寥,最后,莫过一壶浊酒慰平生。 所以,嗟叹过,大醉过,醒来后“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23832A0FB9D48401BDF3ACE2EC4BEAFBC782E10F_w780_h450.jpg) 58岁时他又回到港大攻读博士学位, 他把毕生对音乐的研究,写成15万字的论文,讨论流行音乐和社会的关系。 论文一写经年,一句一字,皆心血凝聚。 结果论文交到香港大学之后,无人敢申,他是香港音乐的大师,论资历和功力,哪个敢去评判! 一览众山小,站于峰巅者最是寂寞。 2001年黄霑患癌后,仍坚持完成博士课程。 数度化疗,头发掉光,然后邀请了麦嘉、罗家英做了一个新节目:三个光头佬。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30EA8CDE4587F6FA67E339F2929BEEE525B1B94D_w442_h286.jpg) 黄霑患上癌症后化疗脱发,与麦嘉、罗家英共同主持一档节目,取名《三个光头佬》 在黄霑去世的追悼会上,《楚留香》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单曲循环:“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不必相送,不必相送,自此后,千山我独行;自此后,缥缈孤鸿影。 黄霑去世后一年,TVB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的荣誉大奖授予已故的他。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5977C9F2C6189F829453CD5E1E3B113A41A2D0C4_w400_h597.jpg) 他在《问我》中曾写道: 问我欢呼声有几多, 问我悲哭声有几多, 我如何能够一一去数清楚? 问我点解会高兴, 究竟点解会苦楚? 我笑住回答:讲一声 我系我 愿我一生去到终结 无论历尽几许风波 我仍然能够讲一声 :我系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37/1A184133F064578486C285898AF798592F95C7E5_w500_h329.jpg) 才子之名,君子之风,赤子之心,尽抒于他的锦绣词曲里,天地纵横任我游的壮怀激烈中,和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大写意人生里。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业已消失的时代。 自他去后,再无一人能慰藉香港乐坛的寥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