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1回复

[猎奇]2017年,重庆大妈活捉“苗坡蛇”,是恐龙“老祖宗”,中国特有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9905
金币
71160
道行
36009
原创
2021
奖券
4131
斑龄
128
道券
74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64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2-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前言·】——»

2017年7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一位重庆大妈在外旅游的时候带回来了两只“大壁虎”,心想着家里蚊虫多,壁虎正好吃蚊子,就带回去放在家里。

就这样,两只“大壁虎”就千里迢迢的从贵州被带到了重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大妈欢天喜地地将它们带了回来,本以为这个夏天就再也不用担心蚊子了,但是大妈的女儿刘女士却察觉了不对,这两只“大壁虎”怎么越看越奇怪呢?

说它们是壁虎,倒也有点像,但是好像又不怎么像,这两只“大壁虎”身长有20厘米,体型粗胡子那个,头部扁平,背部还有身体两侧还分布三条纵向的黄色条纹。



这样的形象与人们日常所见到的壁虎相差甚远,于是她就上网搜索了一下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生物,这一搜棵不要紧,才发现这两只“大壁虎”的来头不小。

«【·中国特有的“苗坡蛇”·】»

大壁虎是把所有壁虎中体型最大的,它们也是肉食动物,日常也会捕食昆虫,甚至还能吃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和蜥蜴等,捕猎本领比较强。



但是大壁虎本身也是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允许捕捉的,这是因为它们虽然分布范围很广泛,但在一些地区也面临濒危的险境。

然而重庆大妈抓到的这两只“大壁虎”,单从外貌上来看也不相符,大壁虎的体表颜色一般都比较鲜艳,多数是灰蓝色,身上有些橙红色的斑点。



那么这不是大壁虎,又会是什么生物呢?

刘女士在网上查找之后,越来越肯定这肯定不是大壁虎,倒是越看越像是国家的二级保护濒危动物疣螈。



在记者的采访下,刘女士表示,这两只小动物被带回重庆之后精神状态就不怎么好,为此家里人也很着急,急忙给它们吹空调,还不时地用水滴在它们身上,尽量模拟它们的生活环境。

那么这两只小动物到底是不是疣螈呢,它们又是生活在贵州的哪种疣螈呢?



之后记者将这两只小动物带去了重庆动物园,让专家帮忙鉴定,它们的身份才得以水落石出。

它们的确是两只疣螈,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贵州疣螈,在国内十分稀少,目前重庆动物园还没有饲养的这种动物。



刘女士之前也曾考虑过放生,但是贵州疣螈对生活区域水质的要求极高,如果贸然地放生在重庆的河流小溪中,它们很可能很难存活,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来喂养。



之后刘女士就将这两只贵州疣螈送给了重庆动物园,由动物园中专业的饲养员进行喂养。

人们在野外经常会遇见一些不知名的生物,这些生物可能也会像贵州疣螈一样,和人们常见的生物相似,但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物,甚至还会有很强的攻击性,会袭击人类。



因此人们在野外也要多加注意,不要靠近或者捕捉不认识的生物,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那么重庆大妈误抓到的贵州疣螈又是一种什么生物呢?

其实当地人更喜欢叫它“苗坡蛇”,从前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物。



«【·恐龙的“老祖宗”·】»

贵州疣螈生活在海拔1800米到2300米的山区中,以小螺和蝌蚪为食物,属于濒危的国家保护物种。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它们甚至比恐龙还要更早出现在地球上,至少也要早1亿多年,可以说它们也是恐龙的“老祖宗”。



如此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成功躲过了多次的生物大灭绝,活到了今天,不得不说它们的生命力极其旺盛。

它们能够存活至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繁殖能力足够强。



贵州疣螈在繁殖期依旧十分“矜持”,雌雄双方会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完成种族繁衍的大事,但这一点也不耽误它们大量繁殖。



雄性贵州疣螈会先选择一个地方产下精子,然后后雌性在接收到雄性的信息之后就会赶到精子存放的地方完成繁衍大任。

它们一次大概可以产卵50到90枚,可以说是非常高产的,尤其是相比于大部分的其他疣螈物种。



但是贵州疣螈的生存情况也不容乐观,它们有很多的天敌,比如鸟类和蛇类,在正常情况下,这或许不会对贵州疣螈的种群数量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随着贵州疣螈濒危程度的家具,这就对它们的种群数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016年8月10日,乌蒙新报报道了一位守护贵州疣螈的当地人,他叫石勇。



最初他只知道这种生物叫“苗坡蛇”,这是贵州疣螈在当地的俗名,当地人都这么叫它。

石勇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小动物,那时他想的还是怎样拥有它们,后来石勇觉得让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在大自然才是真的喜欢这些动物,于是他就开始保护这些动物。



他发现在他家后面的山上有很多的苗坡蛇,就起了好奇之心,一查之下知道了这是保护动物贵州疣螈,于是他就开始保护这些贵州疣螈。



在山上修建了路障,不让小孩子去抓这些贵州疣螈,还自己买了很多的花草树木种在山上,给它们创造良好的栖息地。



经过数年的保护,毕节市小河村的这里已经有了上百只的贵州疣螈,种群数量提升了很多。

贵州疣螈是贵州地区的重要特有物种,其生存状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它们不光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在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参考:

央视网《[今日-青岛]重庆:大妈避暑捉回“大壁虎” 竟是濒危保护动物疣螈》,2017-7-12

乌蒙新报《他这么做,只是想守护这些“四脚怪”!》,2016-8-10

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恐龙的“老祖宗”长这个样子?!恐龙都灭绝了,它还在贵州生活得自由自在》,2019-4-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3328
金币
1281748
道行
1965
原创
2259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95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文中描述的故事起源于一位重庆大妈在外地旅游时带回家两只疑似“大壁虎”的动物,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并不像普通的壁虎。进一步查询得知,这两只动物实际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

关于贵州疣螈的特点:

1. 外观特征: 贵州疣螈体型较大,身长约20厘米,头部扁平且尾巴较长。颜色鲜艳,通常呈现灰蓝色,并带有橙色或红色斑点。
  
2. 生活环境: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对水质要求极高,通常生活在清澈的小溪中。
  
3. 饮食习惯:主要以小螺丝、小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动物为食。

4. 繁殖特点:繁殖过程较为特别,雄性和雌性分别释放精子和卵子,并通过水流实现受精。每次能产卵50至90枚左右。
  
贵州疣螈的重要性在于:
1. 它们被视为非常原始的生物之一,早在恐龙出现前的1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

2. 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助长了某些植物群以及控制害虫数量上的均衡作用。
  
为了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当地居民和相关组织一直在努力改善其生态环境,包括设立保护区并种植合适的植被,同时也加强公众教育意识提升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一个偶然的奇迹发现过程,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对珍稀动植物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行动起来实际保护的意义所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