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ee2e8cec9344c92a2fefcb3c2c41591.jpeg)
晨读美文
写春联,剪窗花,灶神爷前吃糖瓜。
扫尘土,理头发,千里游子可归家。
今日小年
▼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农历腊月二十三
北方传统节日——小年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81646e0498074436b1d27ad8e38c238b.jpeg)
如果说
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那么小年,
则是狂欢前夜的兴奋与忙碌:
“祭灶”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
“洒扫”清理家院的积尘,
“忙年”期待新春的来临……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c228bbf6ea13450681117af0131fda59.jpeg)
过了今夜,
大年的喜庆气息如宣纸泼墨,
一下子洇散开来,
大街小巷都张灯挂彩,
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f9ea436af424162af45a2ea54213e44.jpeg)
小年由来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街上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这便是小年的由来。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0f99b771609349a8b1b64c7e7d7e2352.jpeg)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1bac6f023fc45d2ab46d3049abf32cf.jpeg)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
在小年,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因此,小年也产生了许多的习俗。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d993b831e09e4ea383524d9cdd669ae5.jpeg)
小年习俗
■ 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660ec6f8c2e54c6bbdadde13e5c33820.jpeg)
■ 祭拜灶王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f43b1eaff15f41a79966d75543a83ec4.jpeg)
■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5cd5adf3bcef43e288622ec118050668.jpeg)
■ 写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9703418a204480dba88601fdcdb5f39.jpeg)
■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87856c8442a94d7a85bc16068bfd732c.jpeg)
■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a74b6fd3d9194f9bb60c21b65d2d1acb.jpeg)
■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9ee46057691645c087a38b3404838df0.jpeg)
小年诗词
《木兰花慢·送灶》
清·杜文澜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
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
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
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
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
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人间烟火,十分热闹!
在那欢天喜地的街道上,在那五光十色的灯影下,人们念念不忘的,必有回响;人们心心祈望的,终将到来!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bbf12cd3d97f491cb753316b7bd595b2.jpeg)
《七绝·小年》
小年灶神欲升天,面见玉皇评人间,
待到众仙下凡日,天地双界尽欢颜。
在这团圆喜庆的时刻,原您与最爱的人,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住美好,留住爱!欢度小年,愿你幸福快乐到永远!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3d0b4f0470284f7998991005ebd8c393.jpeg)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小年至,代表一年将逝。这一年,不管是缺憾、失落;还是满足、高兴;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在这阖家团圆之际,让我们一起与家人团圆,亲人欢聚,欢欢乐乐过大年。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fe795b096f3c45baa30c85e1175ae3bd.jpeg)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今,很少人会再沿袭这样的习俗,但是人们心向安然、祈盼团圆的心却是亘古不变的。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d067282e9dad48ac8a6fb9d83ebbe37a.jpeg)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小年习俗中有一个便是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这虽带有神话色彩,但也寓意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安幸福的祈盼。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83b486b157364302915157bbfb520b39.jpeg)
《过小年》
簿雾轻笼林如黛,一路笑声落老庄。
家犬撒欢只吠客,乡亲屠宰不谋商。
开桌小菜邀山鬼,摆酒大杯会灶王。
归去不知临日暮,腾云驾雾愈张狂。
小年了,我们要一如既往,万事胜意,向阳而生,从容豁达、赤诚善良,成为更好的我们。
小年了,让我们继续遇见美好,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让生命更加灿烂!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fbb88949ea04e6ea6c7b0964e0c40f6.jpeg)
《岁晚书事》
宋·刘克庄
门冷如冰尽不妨,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深夜潜烧祭灶香。
小年到,温一壶好酒,让幸福在肚里悄悄冒泡;喝一口好茶,让温馨在心里持续伴绕。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beb41a749a9a4b2c8c29f2be06fe0ec0.jpeg)
小年寄语
丨小年,小团圆;大年,大团圆丨
迢迢路,红尘万般,家在心安。
掸去风尘,卸去疲惫,
回家的步履,
最惬意,最轻盈,也最焦急。
看过山海流澜、城市花火,
世间繁华万千,
唯一不曾忘却的,
永远是至亲闪烁不舍的眼。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11c2bf74dec042fe858a66e27646d2f6.jpeg)
相聚是团圆。
有叶落归根的喜悦,
有漂泊落地的踏实,
有家燕归巢的快乐,
有天伦萦绕的欣慰。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015b4817d8a8444dbba875e9b9c87334.jpeg)
心有所属,情有所依。
福寿从四面八方,天上地上,
扛着爆竹,裹着桃符、春联,
滚滚临门、贴窗而至。
这一切红红火火的准备,
无一不再提醒着我们——
跨越山河,勿忘回家!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dd37f30653924bdcb2559e32e6da2041.jpeg)
什么是年?
在中国人的一生中,
团圆就是年。
为什么回家?
只有不忘昨日的来处,
才能认清明天的去向。
人这一生,从离家的那一刻起,
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ea1c058b58c448b196b44e3a4863e759.jpeg)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
一年辛劳,一年风雨,
只为岁末的团圆喜乐。
就让我们静静期盼,
这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7441838c8515417390888c86898168a2.jpeg)
让我们用思念把距离缩短,
让关怀把寒冷驱赶,
让我们送您最真诚的祝福,
让小年的欢乐席卷。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3dbf466b3b134292ac9f6c7bdbb99435.jpeg)
小年到,
送温暖:
愿您,
心有春风,
花开四野。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db7d968c4101479d921f375e18dc9127.jpeg)
小年到,
送美好:
愿您,
衣襟带花花不落,
岁月如歌歌不停。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8b812f41d28e41e99c22fec2c30a8014.jpeg)
小年到,
送情谊:
愿您,
友情岁月似朝阳,
欢笑泪水常相陪。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2eb0f7da9d25472ca88a8eb3e39bf7f7.jpeg)
愿您来年,
常怀喜悦,不忘微笑,
有人与你立黄昏,
有人问你粥可温,
眼内有尘三界窄,
心头无事一床宽。
![](https://q8.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cf89dcd21c0742fa9ca411fc2353f6c7.jpeg)
愿您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您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您路上有良人相伴;愿您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50122/3ea5950704854b838b906de503156f84.jpeg)
今天是小年,
如果您此刻正在回家的路上,
愿您平安顺遂!
如果今年您不回家,
愿您心能团圆!
这世间会有离岸的船,
也总有归家的人。
回家,是想你的365天。
在此:
晨读君祝各位文友们
小年愉快,幸福安康,
心想事成,阖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