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9阅读
  • 2回复

[攻略]闲不住的年轻人,扎堆涌向西藏  [2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3541
金币
41659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4-12-02) —
站在八廓街的巨型泡泡玛特模型前,阿敏有些恍惚。
这是他初到拉萨的第二天,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已经被颠覆。和想象中的雪地草原、策马游牧的藏族生活“一点不搭边”,取而代之的是,拉萨城内遍地的川菜馆、装修风格独特的民宿酒店,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人。

△拉萨八廓街上的肯德基。(图/视觉中国)
当大多数人对“世界屋脊”的印象,还停留于神秘的布达拉宫、神山冈仁波齐以及藏传佛教时,西藏已经悄无声息地向商业社会迈进。为追寻着理想世界中的山川河海,年轻人背上旅行包一路向西。而如今,众多向往之外,人们来西藏的理由又多了一项:赚钱。
在早年进藏的创业者口中,阿敏总能听到普通人的财富故事:一个普通夫妻店,光靠卖烧烤就能年入30万;在内地卷生卷死的滴滴司机和外卖员,放到西藏就能月入2万;甚至早年有人跟着藏民挖虫草,一年只干两个月就能赚到20万……引得无数北上广的白领打工人艳羡不已。
这些造富神话有着或多或少的幸存者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藏正成为一片蕴含机会的年轻人创业之地。

△(图/pexels)
47岁的张立新在拉萨经营调味品生意,他不远千里从四川老家来到拉萨,看中的正是当地的消费潜力。通过几年的西部计划推进,西藏吸引了许多月薪过万的内地年轻人,他们有钱有闲却缺少可花销的地儿,是当地潜在消费主力。
“在内地,你再也找不到如此有野性的消费土壤了。”与东部沿海那些波澜壮阔的宏大资本叙事不同,西藏把更多机会和舞台留给了普通人。
01
到西藏赚钱去!
西藏的生意人普遍有一个共识:相比卷成红海的内地市场,西藏的生意要好做得多。
只要在拉萨的菜市场周边走上一圈,不难发现当地物价已和一线城市齐平:一盒阳光玫瑰葡萄,售价比内地高50%;成都卖25元一盘的青椒肉丝,在拉萨的餐厅起步价是35元;就连蜜雪冰城的柠檬水,都要象征性地贵上一块钱。

△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集贸市场水果摊。(图/视觉中国)
客观存在的物价差异,给初来乍到的掘金者们留足了想象空间。张立新甚至在一次市场调研中发现,一包鸡精在拉萨的零售终端价格涨了10%,但从成都发货到当地的物流成本仅增加2%。
“不要小看增加8%的毛利。由于平台的存在,在内地你连1%都挤不出。”来到西藏前,张立新曾在公司担任销售高管,后来独自创业开调味品公司。2020年,社区团购激战正酣,资本补贴导致调味品行业价格倒挂,原有的利润被无限摊平成个位数甚至更低,一年后公司倒闭,张立新就此背上了140万元的外债。
这段惨痛的经历,为张立新认识西藏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与内地电商平台肉搏的局面相比,西藏是平台经济鲜有布局之地。截至2023年,西藏常住人口仅有365万,对于大平台来说食之无味,因此资本没有大规模介入,西藏的生意盘子依靠中小企业、创业者维系,且留给中间的流通环节的利润颇为可观。

△2017年,俯瞰视角下的拉萨城。(图/视觉中国)
带着仅有的2万元,张立新在西藏重操旧业,开着小面包车跑遍了西藏各地的批发市场和餐饮店,还顺应时代做起了短视频账号。在一则视频中,他如此说道:“在西藏,我想咸鱼翻生,我想东山再起。”
某种意义上,西藏为许多像张立新这样的失意者,提供了一个自留地。
在西藏生活的那8年,阿宁听说过不少普通人的财富传说——阿里的冈仁波齐,一家洗衣店每年赚30万;负债十几万的内地人,旅游旺季在拉萨市区清真寺当外卖员,每月2万元打底……
这些故事,曾经离阿宁很远。但在不知不觉中,她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

△(图/《落叶归根》)
2012年,受到公路片《落叶归根》启发,高中毕业的阿宁在“家里蹲”两年后,从四川康定出发踏上了西藏骑行之旅,没承想这一去就是8年。起初,她在一家林芝当地的餐厅当销售员,工资只够温饱,唯一的好处是过得自在。
或许是运气眷顾这个漂泊的异乡人。阿宁在一次帮助客人购买藏红花时,发现了土特产代购的商机。恰逢虫草季节,她急忙赶往林芝的卧龙山,却被山口的几道铁栅栏拦住去路。
那几年,外界虫草价格飞涨,本地藏民划分山头,不允许外村人进入。阿宁于是找来一名藏族朋友,口头预支了5000元包车上山的“门票钱”,尽管此时她口袋里仅揣着500元。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素有“软黄金”之称,价格最高曾达20万/斤。在西藏拉萨最大的虫草交易市场清真寺虫草交易点,虫草商们忙着进行交易。(图/视觉中国)
阿宁只有7天的时间赚回本钱,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进山前,阿宁发了一条朋友圈“进山挖虫草,静候佳音”。跟着才见几次面的藏民,阿宁穿行在雾气弥漫的山林,趴在刚下过雨的泥土地上一寸一寸找虫草。
运气总对勇敢者青睐有加。装虫草的袋子被塞得满当,虽在路上丢了一千根虫草,但并不打紧,阿宁此行的回报已经超出预期。一周时间,阿宁抹去成本净收入十几万。阿宁第一次觉得,钱原来这么好赚。
赚到第一桶金后,阿宁在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附近,租下一个4层高的小独栋,实现了自己的客栈梦。接下里几年里,阿宁每年都会挖两个月虫草,闲时则照看下客栈生意,流水颇为可观
“西藏会给任何一个人重启的机会。哪怕你在外面一无所有,哪怕亏上几百万。”
02
一直游到蓝海变红
有市场就有竞争,所有的蓝海都逃不过“变红”的一天。
随着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火车直达拉萨”响彻互联网,年轻人们组团出行,奔赴山川河海。2023年西藏旅游业迎来井喷,来访游客数量达到了5500万,是2017年的两倍多。
到访的人带来消费,留下的人发现商机。
咖啡酒吧、古玩市场、艺术中心和设计师酒店……新生事物在拉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曾经的日光城拉萨摇身一变成为不夜城。“拉萨的市场已与成都相差无几,不再有空白行业等待填补。”张立新说。

△拉萨露天古玩市场热闹非凡。(图 /IC photo)
巨大商机背后,是愈发饱和的生态。
仅一年时间,原本的蓝海逐渐泛红。“现阶段西藏的商业优势在于高毛利,仅此而已。”按照张立新的观察,大部分新手进藏普遍会选择两个行业——餐饮或民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同质化和挤对。
作为餐饮行业的上游供应商,张立新对市场变化有着直观的感受。新年过后,餐厅的供给不再稳定,对接人换得频繁。部分老字号餐馆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型卖快餐,有的则效仿内地,以近乎成本价的销售吸引顾客,“我们和批发商交流过,去年拉萨新开的餐馆今年已经倒闭了不少”。
突如其来的跌落,也让阿宁猝不及防。
2019年,阿宁曾向银行贷款,在林芝某景区开设了一家可容纳数百人的餐厅,不料撞上三年疫情,游客数量锐减,又遭遇餐饮红海,餐厅资金链彻底断裂,阿宁甚至被银行告上法庭追债,不得不把餐厅转让。

△阿宁在林芝的雪山观景餐厅。(图/受访者供图)
原先躺着赚钱的客栈生意也大不如前。去年,西藏的客栈数量突然增加了400家,供需平衡被打破。特别是在7、8月的旅游旺季,各酒店为抢客源,采取踩踏式降价。张立新的民宿在去年同期还能以260元/晚的价格出售,而今年只能降至180元/晚。
游客生意在“变红”,西藏本地市场开发也进度缓慢。
当地媒介不算发达,为了拿下一个客户,张立新最长耗费半年时间,换来的只是200块钱。“这样的情况太常见。西藏市场和它的地理优势一样,是个‘易守难攻’的地儿。当地消费者不会轻易接受一款产品,你长得再帅、再漂亮也没用。”
在西藏的第一个月,张立新只拓展了30多个客户,刨除车马费、人力成本,倒亏了1万多元。
不得已之下,张立新原打算前往与西藏接壤的尼泊尔发展。但计划尚未实施,他的身体就发出了警告。随着10月到来,西藏天气转冷,空气变得稀薄,张立新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每天早晨都会流鼻血。

△高原反应需要靠吸氧缓解。(图/视觉中国)
“因为一些人担心身体不适应高原气候环境,也会有几分用生命换取金钱的担忧。” 李泽在西藏南部某县区事业单位工作,他最初进藏工作的动机很纯粹,完全是被“工作6小时、包吃包住,月薪8000元起步”所吸引,同样的工资待遇,在内地卷生卷死才能拿到。
面朝雪山草原,收入稳定可观,李泽确实感受到了松弛感十足的职场生活。但西藏终究不是遗世独立的桃花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就足以“劝退”很多更习惯于平原生活的人。
在理想生活之外,李泽的身体同样开始表现出了对高原的不适,手背因缺氧而呈现黑紫色。李泽听身边的老同事说,早前也有无法适应高原环境的内地同事,最终选择辞职回内地。
高原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它阻挡了一部分人的到来,也考验着留下的人。
03
高原上的自由,不适合每个人
进藏8年,阿宁最终选择了离开,去到更为偏远的新疆和田。
在那里,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人一起收购和田玉原料,到丈夫老家南阳做加工,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尽管生活已经安稳,她仍会怀念起在西藏的自由洒脱:2013年载歌载舞的林芝桃花节、雅鲁藏布江峡谷里的百年老桃树、直白村的日照金山……

△南迦巴瓦的日照金山,又名燃烧的天堂。(图/受访者供图)
“每个人到西藏以后,都会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阿宁依然记得8年前的那个冬日,她斜倚在客栈的窗边,沐浴着拉萨温暖的阳光,看着猫狗在客房间悠闲地穿梭,耳边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方言。
在充满江湖情怀的浪漫中,她想起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大多数人去西藏,总想近距离感受纯净的自然风光。李泽第一次进藏时,是以游客身份,记忆里的一切都很美好:这里的天出奇的蓝,云出奇的白,七八月走在草原上,跟在一群群牦牛和山羊后头散步,悠闲又自在。

△西藏山南羊卓雍措,湖泊旁的羊群。(图 /IC photo)
直到正式进藏工作,李泽才发现,进藏短期旅游和长期工作生活,心境完全不一样。“内地人在西藏,得学会忍受寂寞。”他说。
除开拉萨外,西藏大部分地方的市区商业化程度都不高,不管逛街还是购物都没有像样的地方。更多时候,李泽的娱乐活动只有看书、看电影,以及工作。
“以前总觉得在大城市里,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没想到现在也差不多。”
李泽的工作面向基层,会有鸡毛蒜皮的邻里琐事,忙起来也需要值夜班。更重要的是,职场内耗并没有因地域差异而消失,语言不通以及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和人打交道的难度。时间久了,他也萌生了回内地的想法,但又开始担心自己还能不能和外界接轨。
离开还是留下、回老家内卷还是继续在高原上“遗世独立”,对于这些异乡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难轻易做出的选择。

△(图/pexels)
张立新准备干到55岁就回四川老家。
在他看来,西藏似乎更适合创业而非长期居住。大家更多在此追求经济机会,很大程度上倒也符合现实——张立新身边在西藏待了十多年的朋友,只有1%到5%会选择在当地买房。
当然,张立新仍然把西藏当做自己的一片自留地。这些都并不影响西藏是一片人情味儿很浓的创业热土。
相比于已经卷成红海的内地市场,西藏的一些行业还处在起步期,在这里,年轻人不仅可以觅到一些赚钱立业的机会,也可以在蓝天白云之下找到一种不那么紧绷的工作状态——这或许是这个年代,来自高原的新的治愈感。
澳门为名,为未来引证
澳门、2049,两个名词,彼此遥望的等待与想象;
《澳门2049》一个动词,属于未来的创变与新谋。


张艺谋的澳门上新之作,携手美高梅打造一场结合城市、未来、文化、科技的驻场演出。观众将从一个艺技幻新的舞台看到一座全新的城市速度与激情, 数百年文化交融的独特显征,还有不曾改变的华夏文脉之根,更有走进中国的世界,融入世界的自信中国。
在澳门迈进多元转型的重要时刻,张艺谋与“文旅领航者”美高梅不谋而合,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固本创新,强化融合,促进澳门文旅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示澳门多元旅游城市的实力。 这足以印证《澳门2049》,不仅是与众不同,可堪独一无二。《澳门2049》的开场,是城市文化基底,科技赋能,产业引领,城市共鸣,全球视野种种可能性的多重叠加,将是澳门文旅新发展的独一无二且强有力的新注释。
02
落笔大湾、遄飞未来的逸兴之作
《澳门2049》到底是什么?
2049——意指未来,是语义和意义的双向标注。
让未来到来,不仅是科技向人类下一个阶段高速挺进的自然趋势,同时也让其从“工具”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与生活并进,与艺术碰撞,与文化融合的创想延伸。《澳门2049》让“舞台”成为了未来对当下的映射和叙事,让现在的观众打开了重新理 解“艺术”的一扇门。

张艺谋导演说:历经时代风云洗炼,澳门依然生命韧劲十足,一边连着世界,一边连接文化母体之根,焕发新的能量。《澳门2049》将时空的两端合于此刻,将东方与西方合于此地。一端是五千年古老文明,另一端是科技加速反覆运算的未来。合于“此刻”:一个承前启后的时刻,一个走过漫长“过去”、无限接近未来的时刻。这就是《澳门2049》的一种联结,同时也是思考的一种引发。
03
未来与现在,文化与科技
无界亦无限
若仅仅将《澳门2049》定位于一场“Show”,那就囿于过往惯常所见,对舞台全新定义的拖拽。《澳门2049》的不同,是将文化从线性的历史轴线上挣脱出来,与汹涌的现代技术浪潮碰撞融合,为全球艺术家打造的“梦想界面”便从具体的舞台场域中跃然而出,带来一次艺术与科技跨界的跃迁。
超 500 人等同好莱坞大片制作团队人数,20+来自全球各领域创作团队,一个跨多语种、跨多国别、跨多文化背景、跨多技术类别的“超级合作”已然诞生。影像导演 Dominic Faraway、水下摄影指导 Bernard Prentice、音乐总监吴彤、灯光大师任冬生,及舞蹈总监,来自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驻团编舞的桑吉加等,长长的精良团队 list,恰是《澳门2049》这场大秀令人瞩目亦期待的信赖背书。




跨越 3000 公里,纵观山海古今,数千小时打磨,8 项华夏文化中的非遗经典,8 种突破艺术边界的现代科技……
这个无界舞台上,蒙古草原呼麦苍劲、陕西说书的词韵丰满、彝族的歌唱, 京剧的魅力,醒狮的威风,神鼓人的舞蹈互动……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表情万千,而同在舞台的,是人工智能、镜面光影、数码编程、智能互动、仿生科技、风与电的动能互联——文化焕新之秀与科技裂变之力,都经由艺术这个通道,加速了现实与幻境的对话与碰撞,让《澳门2049》从观念迸发出更多讨论与思考。

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人文与科技的对答中,使从非遗中淬炼出的种种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无限耦合。
文化自信,是既能坚定不息的信念,也能开拓走出的道路。
04
七年之约,今始功成
更信有缘者的恰逢其时
舞台,是张艺谋导演以中国电影探索民族、艺术、社会思考、文化寻根中, 拓延出的全新表达,中国电影北京奥运开幕式、杭州 G20 峰会文艺演出、平昌冬奥会“北京 8 分钟”……这些以科技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展现本土文化及崛起的东方力量。
舞台,是何超琼女士推动文化传承、促进区域发展的心愿所驻,也是她创造将中国的文化与遗产传播于世界的构想所在。

何超琼女士曾坦言:美高梅剧院等了张艺谋七年,七年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
而张艺谋导演也表示:一个非凡且独一无二的舞台,需要有更好的艺术作品才能两相匹配。
美高梅以创意和艺术重新定义酒店体验,所打造出的被称为“散发着生命、变幻创意的现代化剧院”,让他们的两个“舞台”完美嵌合到一起,美美与共,精诚之合,成为了舞台,也成就了舞台。

当你真正坐在了《澳门2049》的发生地——美高梅剧院,一个容纳高达 2000 名观众, 配备 900 平方米的特大 4K(或超高清)LED 显示屏,面积相当于 3 个网球场,全球首个可为观众提供 2,800 万像素观赏体验的剧院;一个打破现场表演与虚拟实景疆界的未来现场时……物理舞台和艺术舞台的有趣对位,空间与作品彼此赋能的双向奔赴,将会让你愈发坚信张艺谋导演对这种碰撞的期待。


1条评分金币+30
527801728 金币 +30 - 2024-12-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3541
金币
41659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1-28
闲不住的年轻人,扎堆涌向西藏
西藏吸引年轻人的原因
创业机会
西藏正成为一片蕴含机会的年轻人创业之地。许多普通人在这里找到了创业成功的机会,例如通过开夫妻店、卖烧烤、做外卖员、挖虫草等方式实现高收入。

高物价带来的经济诱惑
西藏的物价与一线城市齐平,甚至某些商品价格更高,这为初来乍到的掘金者们留足了想象空间。例如,阳光玫瑰葡萄售价比内地高50%,青椒肉丝起步价35元,蜜雪冰城柠檬水贵1元。

生活压力较小
与内地一线城市的高压生活相比,西藏的生活压力较小,环境更为宽松。许多年轻人选择到这里寻找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

文化吸引力
西藏的神秘文化和宗教氛围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布达拉宫、神山冈仁波齐以及藏传佛教等元素,对许多年轻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成功案例分享
张立新的调味品生意
47岁的张立新从四川老家来到拉萨,经营调味品生意。他看中了当地的消费潜力,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渐在拉萨站稳脚跟,并开设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

阿宁的土特产代购
阿宁在林芝餐厅工作时,发现了土特产代购的商机。她利用藏族朋友的帮助,进山挖虫草,短短一周内净收入十几万。之后,她在拉萨市中心租下小独栋,实现了自己的客栈梦。

总结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涌入西藏,背后有多重原因。无论是创业机会、高物价带来的经济诱惑,还是较小的生活压力和文化吸引力,都促使这些年轻人勇敢地踏上这段旅程。
1条评分金币+10
527801728 金币 +10 - 2024-12-0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0282
金币
1252797
道行
1965
原创
2248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9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1-28
  西藏的商业机遇与挑战:普通人的财富梦与高原生活的现实

  站在八廓街的巨型泡泡玛特模型前,阿敏的恍惚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意外,更是对西藏刻板印象被颠覆的震撼。从雪地草原到遍地的川菜馆,从神秘的布达拉宫到现代化的商业气息,西藏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到访者。

  西藏的商业机遇

  西藏的商业机遇,对于许多寻求新天地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片充满诱惑的沃土。相比内地卷成红海的市场,西藏的生意环境显得宽松得多。物价差异为初来乍到的掘金者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平台经济的鲜有布局,更是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留下了丰厚的利润空间。

  张立新的故事,是众多进藏创业者的一个缩影。他在内地创业失败后,带着仅有的2万元来到西藏,重操旧业做起了调味品生意。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在西藏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和事业机会。阿宁的经历也同样精彩,从最初的餐厅销售员到土特产代购,再到开设客栈,她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西藏这片土地上书写了自己的财富传奇。

  高原生活的现实

  然而,西藏并非只有商业机遇,高原生活的现实同样需要面对。随着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西藏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蓝海逐渐变红,餐饮和民宿行业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新手创业者不得不面对市场的残酷考验。阿宁的餐厅和客栈生意,在遭遇疫情和餐饮红海的双重打击后,最终不得不选择转让。

  此外,高原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和生活习惯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李泽的故事,就揭示了这一点。他虽然被西藏的高薪和美景所吸引,但最终还是无法适应高原的气候环境,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高原反应、缺氧等问题,成为许多进藏者难以逾越的门槛。

  离开还是留下?

  对于进藏者来说,离开还是留下,是一个难以轻易做出的选择。一方面,西藏的商业机遇和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吸引着他们;另一方面,高原生活的现实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又让他们倍感压力。阿宁最终选择了离开,去往更为偏远的新疆和田,而张立新则准备干到55岁再回四川老家。他们的选择,或许代表了不同人对西藏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结语

  西藏,这片神秘而充满机遇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游客。然而,高原生活的现实和市场的挑战也同样不容忽视。对于每一个进藏者来说,都需要在机遇与挑战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西藏都将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

1条评分金币+10
527801728 金币 +10 - 2024-12-0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