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只要中国想要的,还真就没有做不到的。这不,中国官宣了又一国内首次、世界前列的重要成就:可重复使用技术的验证火箭复用飞行成功!
要知道,这一成就的实现,不仅直接和美国SpaceX猎鹰9号拥有同等地位,更是在某些方面,“中国版的猎鹰9号”还要更胜一筹。

让不少网友激动万分的是,早在数月前就有港媒传出消息“中国最快将于2027年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当时就有传闻说这很有可能就是传闻中的“空一天飞机”。虽然并不能证实所指是什么,但在此之前,确实曾有多个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项目的消息流出。

而此次,中国航空航天又官宣:国内首次,这意味着中国在可重复飞行器领域的突破重大。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来看看详细情况。
国内首次!双曲线二号可重复液氧甲烷验证火箭成功飞行意味着什么?
据悉,此次的发射任务就在10日的下午17时07分进行,这一可重复使用火箭名为双曲线二号,代号为SQX-2Y,由我国商企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研制。
从此次的发射全程来看,各项数据都十分优秀!火箭飞行时间为63.15S,飞行高度为342.12米,目标横向位移大约50米。而更为难得的是,此次发射着陆速度1.1m/s,着陆姿态角约1.18°,滚动角4.4°,火箭还非常平稳且着陆的精确度高达0.295m,这宣告着此次的飞行试验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在此之前,在11月2日的14时的时候,也曾进行过实验发射,当时同样是成功了。而之所以此次的最新发射被官方称之为:国内首次,原因则是在于此前只是进行垂直回收的飞行试验,而此次则是复飞的全程技术验证飞行。

此外,此次双曲线二号的发射的重要性,更在于实现了以下“独一无二”:
第一,是国内首款完成垂直起降、回收任务的全尺寸液氧甲烷火箭一子级的快速重读使用能力。既能低空返回,又拥有可靠的着陆技术,在对环境的复杂性适应、高频复飞、简维护等方面可靠性也得到充分验证。
第二,因为其发动机使用的是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所以也具备其他飞行器不具备的低成本、获取方便的天然优势。

第三,此次的成功发射可谓是星际荣耀公司在垂直回收技术上“最后一公里”中,排除干扰、高精准着、低过载落地等新型需求衍生出的关键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后续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SQX-3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而更长远的来说,不仅是中国版猎鹰号会因此而有长足进步,就连传闻中的中国“空天飞机”搭载技术也更进一步,中国航天技术也实现了质的腾飞。

不输美国猎鹰9号?“多条腿”走路的中国可重复航天器!
近段时间,不仅是此次的双曲线二号实现可重复航天器领域的成功,而时间跨度拉长到近年,就更不止了。如果说美国是以X-37B在全球“一骑绝尘”,那么我国则是主打一个“多条腿”走路。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1日,X-37B空天飞机被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
按照我国的发展进程来看,虽然比美国起步晚了十多年,但是却一直没有停止研发。就现目前来说,最为瞩目的莫过于多种技术路线的可重复航天器项目已经宣布成功!
其中,相信最早时候听说的莫过于2020年,当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发射了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并且实现了在轨飞行2天,最终按照预定计划返回着陆场。

紧接着,2021年的时候,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运载器在酒泉准点起飞,最终也是按照了预设程序完成飞行,并且平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实现首发任务成功。并且,它还曾在2022年8月的时候又实现了成功复飞试验。
再然后,引人注目的可重复航天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腾云”空天运输系统模型。它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让大众充分了解到这种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的发射灵活性。

而着眼于近日,我国在卫星发射领域的频率以及成功率也可谓是“一骑绝尘”,甚至还引发了不少外媒的嫉妒,就比如屡次成功的朱雀二号、“一箭20星”的捷龙三号。

而近日也有中国官方已经宣布,另一可重复火箭天龙三号(TL-3)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可重复相关性测试也将计划在2024年6月进行首飞。

如果说此前的多次可重复航天器技术都只是一步步的和实用化靠拢,那么此次双曲线二号则是实现了全流程的实验,只差更加成熟投入实际应用。但同时,因为有天龙三号的存在,又证明了该领域的另一个研发纬度同样有竞争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以及所蕴含的多用途使用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现有的猎鹰9号。
1.3万颗星链只是小意思!可重复航天器技术未来大有可为
而对条腿走路下的中国可重复航天器,显然距离先进也不远了。而“万里长征第一步”,目前我国的可重复航天器可也没闲着,像发射卫星几乎隔天就有发射计划。

按照2021年4月公开发布的中国版“星链”(代号“GW”),中国星网负责正合并统筹我国的低轨卫星,预计将有1.3万颗卫星送入轨道。

在未来,若像是朱雀三号、双曲线二号等火箭进一步技术突破,那么我国的“星链”计划肯定发射效率会更高也会更快完成,更快组建成全球组网。

而像网友们期待的投入军事用途的“空天飞机”,自然而然也会在一步步的技术升级后,最终浮出水面,让大众见识,并且在关键时候保家卫国。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