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猝不及防中,这波寒潮来得也太过迅猛,不仅是我国北部多省,而是已经形成席卷全国的势头,连此前吐槽“降温无用”的广东也未能幸免。那么,你的出门还顺畅吗?
而随着全国大范围的大降温、暴雪来袭,为了避免产生恶劣影响,多地也已经紧急发布了暴雪、寒潮、冰冻三预警齐发,中央气象台官方也连续发布了10年前才有的冰冻黄色预警,而像北京、河南、河北等多地也都采取了停课、弹性办公等措施。


不容忽视的是,这场罕见的大范围寒潮已经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几乎覆盖了全国。相比于部分南方城市,比如成都人期待初雪不同的是,其实背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需要尤为关注。
降至-3℃,成都市发布强降温黄色预警,14日晚至15日,成都西部不排除下雪可能

那么,此次寒潮究竟来得有多猛、又将有如何走向?网友们纷纷热议的,专家不是说今年是暖冬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0年来首次!本次寒潮究竟影响范围有多广、降温幅度有多大?
13日一早,中央气象台又连续发布冰冻黄色预警,表示寒潮天气将会速冻我国。按照最新情况来看,寒潮已经开始影响到新疆,而按照这一趋势,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我国的中东部大范围地区都将受到广泛影响。
首先,从0℃线来看,从本个周末的时候一度可以南抵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在黄淮北部到秦岭一带则成为-10℃分界线。对于偏北的中东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多个省份来说,最低气温被预测可能接近甚至跌破历史极值。

相信听到跌破历史极值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这个2023年以来已经多次被专家提及。只是不一样的是,此前都是说热得突破历史极值,而此次则是完全相反的冷。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此次寒潮影响的不仅仅是极端低温,而是全国性的大范围降温。降雪可能不到,但降温肯定到!从最新发布的降温趋势图来看,全都是一片蓝紫色。而细看能发现,大部分省份的降温幅度都在10℃以上,而降温尤其强烈的南方多省更是达到了紫红色,也就是超20℃的情况。

而回到开头,其实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官方会时隔10年,发布2013年曾发布的冰冻黄色预警了。降雪、冻雨、冰冻、极端低温、大风,地球可谓已经极尽所能的让人类感受这波寒潮了。

全球变暖下,为何这波寒潮会如此猛?
全球变暖,俨然是如今国际社会时常被提起的话题,包括我国在内为了减缓做出了诸多措施。然而就现目前的情况来说,位于高纬度地球的北极涡旋极其不稳定,冷空气的阀门被打开后直接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已经形成了这两波几乎无缝衔接的寒潮,没给人们一点心理准备。

不是说,地球正处于全球变暖阶段吗?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猛烈的寒潮呢?其实这个问题正如刚提到的,一方面,是因为北极漩涡在高压的分裂下形成了多个低涡,这导致了在北极就有多个涡旋,此次它们分批次南下,同时间隔时间又很短。所以,也就给人一种寒潮没停的错觉。


另一方面,其实也正是因为全球变暖的缘故,虽然总体上寒潮次数少了,但是却对北极冷空气有极大的扰动,导致出现气候异常的频次、强度也在加大。当正常状态下,冷空气是被圈起来的,但是当在全球变暖和极地放大效应下,北极和中高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羊圈”不再牢固,于是冷空气就找到了突破口“倾巢南下”。

再者,其实我们也需要对全球变暖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识。它并非仅仅意味着平均气温的升高,更体现在全球天气变化幅度的增加。这也就说明,在全球变暖下,其实气候的极端性、变化性也增大了。自然,此次寒潮也就和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矛盾。

所以,从多个角度来说,全球变暖的趋势其实并没变,反而是造就此次寒潮如此猛烈的根源所在。
网友:专家不是说今年是暖冬吗?究竟是暖冬还是冷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寒潮确实让不少网友都感觉怕了。虽然并非都在暴雪,但是气温都有较大起伏,降温也被官方表示一定会来。于是,不少网友感到疑惑:专家不是早就预测今年大概率是一个暖冬吗?

在刚进入2023年,全球多国的气象组织进行预测的时候,我国也进行了预告:表示总体气象年景不好,可能会出现极端性高温与洪涝并存。而全球的诸多专家也纷纷预测:表示2023年可能是“史上最热年”。
紧接着,从6月开始进入夏季开始,一直到11月,每个月都有气象组织进行对比,最终给出的结论都是:每个月都是“史上最热”,于是就有了“史上最热夏季”、“史上最热秋季”,甚至也有了不少专家预言的:2023年是“史上最热年”的说法。

就在前几日,也依旧有气象专家根据气象数据预判,表示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整体来看,今年冬季,我国前冬会偏暖,活动接近常年。
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出预测,表示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会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也就是12月前会偏暖,2024年1至2月的后冬则接近常年,北方出现暖冬的概率比较大。

难道是专家食言了?错了?其实专家们确实说过这些话,但是网友们不应该忽视这也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专家也明确表示了:暖冬并不意味着没有寒潮,即使是在厄尔尼诺年,也并不排除冬季出现强降温以及超强的寒潮。显然,这也对上了。

再者,其实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也需要等这个冬季完整过完了才能拉通来看。别看寒潮来的时候这么冷,等大范围升温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拉平温差。所以说,冷冬还是暖冬还需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