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2-08
- 在线时间34155小时
-
- 发帖29563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214
- 道行40005
- 原创108
- 奖券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发帖
- 295636
- 金币
- 2214
- 道行
- 40005
- 原创
- 108
- 奖券
- 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4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2-08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2-10-13)
—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部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外,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中,由埃尔诺和儿子大卫共同执导的纪录片《超8岁月》入围,也是纽约电影节的聚焦精选影片。 ▲ 电影海报。 ▲ 埃尔诺的儿子大卫。 ▲ 埃尔诺与儿子大卫。![](https://d.ifengimg.com/w1023_h681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F6F1947311C62BD710DCDB40CDA26424E4EDF1A4_size74_w1023_h681.jpeg) ▲ 母子两人在纽约电影节的宣传会中。这部纪录片的全部素材都来自于埃尔诺前夫菲利普在1972年至1981年用8毫米胶卷相机拍摄的家庭生活录像。 ▲ 埃尔诺的丈夫菲利普。曾经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看上去就是幸福的普通一家。一家人出去旅游。![](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160D3E619FA5B2EB5D9FC8B51FAEA7744741A2E9_size529_w346_h270.gif) 孩子们过生日、玩耍……![](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5FBB88049576657BCE3712B0F4448187F030BAAD_size713_w348_h270.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A933B00EB1941C2B555F7D15F294EDC4DB21BF09_size501_w348_h270.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130ACB1E0838BE3DE326D479CF07DF0677ACC4D3_size1150_w342_h270.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C0AEF88A402FE71E87096FCFF47382A990180756_size465_w341_h270.gif) 菲利普也曾经把充满爱意的镜头对准妻子埃尔诺。![](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A045BDEC246D06C945B5ACFCACBE60D6EE6E3956_size1249_w348_h270.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641D03F37971F537EA916E81781B36BAC578BB1C_size674_w337_h265.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40B988A2CDC969126267FC0389840FEBA75FB6F6_size790_w350_h269.gif) 也记录了埃尔诺读书、写作的样子。![](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21A808081D7BE21756751B7B7F44F43B560839D2_size937_w346_h270.gif) 拿起相机拍摄的初衷是记录下家庭的欢乐时光,但拍到最后,随着对妻子的不满逐渐加深,菲利普的镜头越来越少拍到妻子,婚姻的分崩离析已经不可避免。埃尔诺母子从长达五个小时的素材中挑选摘取,最终成片时间为一小时,埃尔诺为影片撰写了全部文本。对她来说,这也是一次回顾、审视自己过往生活的奇妙时刻。 很多作家对时政保持谨慎而远离的态度,而埃尔诺一直不吝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出身工人阶级的她,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候选人之一、左翼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 ▲ 今年他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输给了成功连任的马克龙。早在几十年前的书中,她就表示过对左翼的支持。 2018年巴黎的“黄背心”运动,埃尔诺也表示支持,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 2018年,埃尔诺和其他80位艺术家联合签署一封信,反对以色列和法国政府举办以色列-法国跨文化艺术节。以此抗议以色列对巴基斯坦的“殖民主义”。 在得知埃尔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以色列媒体也第一时间对她表示谴责,抗议她声援巴基斯坦。 2021年,埃尔诺获得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https://d.ifengimg.com/w976_h549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06E65B866FF6C64BA705B90FF42A33E1A37E0CFF_size64_w976_h549.jpeg) 直到摘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举世瞩目。 优雅女作家的隐居生活离婚后,埃尔诺一直保持单身,孩子长大后,她便独居在巴黎郊外的家中,她说自己喜欢这份独居的自由。 数十年来,埃尔诺在独居的公寓中,写下一页页手稿,凝结成一部部书,她说每天清晨的写作,“是对世界这个未知神灵的祭奠。”而她美丽的公寓和书房是传说中优雅女作家的样子: ▲ 公寓位于巴黎郊外。![](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541B7DC8E6EEF9BC46497B40030FB02724164891_size259_w290_h222.gif) ▲ 四周被树木和绿植环绕,远处还有个湖,埃尔诺常常坐在阳台下,在如此美妙的风景下读书。![](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C0F9FF040BA31AD647F28E83E287936FC5A0AC50_size299_w283_h225.gif) ![](https://d.ifengimg.com/w729_h487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B0AB89760212D8300C256F1F23D14D7468248969_size41_w729_h487.jpeg) ▲ 客厅有两面都放了高至天花板的书架,里面塞满了书。也有一个小阳台能看到外面的绿色风景。 ▲ 客厅布置得简约雅致,充满书香气。![](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A1086DD57901F16767256E11744673039CA053CE_size1214_w290_h220.gif)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BCFEB3FCBCD810CE343F3DDF3758449BF920C281_size231_w290_h222.gif) ▲ 埃尔诺的书房,书桌对着窗户,抬眼也是满眼绿色。无论白天黑夜,都亮着台灯。 ▲ 埃尔诺的写作手稿。![](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B4DFDC2B513F0B3973F71C0182FAE43896837052_size252_w290_h224.gif) ▲ 书房的书架上也塞满了书,还有埃尔诺和母亲的照片。人到老年,埃尔诺的气质似乎是年岁越长越淡定从容,那种骨子的优雅让人不得不感叹智慧与文字对一个女人气质的加持。 ▲ 中年时期的西装造型,还真是非常有“法国女演员”的味道了。如今年过八旬,偶尔在家中接受采访时,也往往只着一身素色,间或点缀一些造型艺术的珠宝。![](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63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B038D012063DF3D05A3249B2203E47514DC9DA47_size82_w1080_h863.jpeg) ![](https://d.ifengimg.com/w640_h80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BE020C89803616F2F23A06A53204D9FBE4E21ADA_size68_w640_h800.jpeg) ![](https://d.ifengimg.com/w654_h976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1E134794C32A7135217F94D552A081EFC2DBF5D0_size127_w654_h976.jpeg) 一头略显毛躁的长金发,绿色眼睛,有的时候拍照气场强到像在拍时尚大片。![](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626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7BAC3EC6CB05F3946D72560E252FA46C1FFC3400_size347_w1080_h1626.jpeg) ![](https://d.ifengimg.com/w632_h80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9498B66C434EE00F95B68B0B07E9B728F6CBEAF7_size56_w632_h800.jpeg) ![](https://d.ifengimg.com/w300_h386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E5D616EB806EA50FF9DD281B05A0E916689E143E_size25_w300_h386.jpeg) 跨越阶层也意味着挑战终于讲完了埃尔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杂货店穷苦女孩跨越阶层的传奇故事,甚至用最俗的那一句“离开男人、获得自由、走上人生巅峰”的大俗话概括,但其中漫长的哀伤、困惑、愤怒和挣扎,还有在阶层之间的困惑与流亡,只有当事人最感同身受。这些复杂滋味的经验伤害过她,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作为文学的果实,哺育了她,成就了她。 毫无疑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作家这个身份来说,安妮·埃尔诺获得了女作家世俗意义上的最大成功和巨额奖金——她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人民币642万元。我们也非常乐于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具含金量的文学奖项,颁发给一位数十年来始终不断书写女性个体人生故事的女性作家,虽然她的获奖也拥有是某种程度的时运,这是对于最近实施堕胎违法风潮的欧洲式的反击。 ▲ 早年在作品中,她就表达过女性历史被刻意忽略的观点。 但我们更想说的是,一个女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如何找到自我的故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她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她总是在不断地尖锐地审视自我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发掘记忆的极限,并尽可能接近现实。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是为了让我能够讲述它们。也许我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我的身体、我的感觉和我的思想成为文字。换句话说,是一种可以理解和普世的东西,使我的存在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和头脑中。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始终在写,未曾停歇。从34岁(或者说那遥远的20岁出头)一直到如今的82岁,她的写作生涯仍然是进行时。2021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安妮·埃尔诺说:“我一直坚持不懈,女性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写作。”![](https://d.ifengimg.com/w948_h474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426CE9E72AB6A175A5E5D8751964D698A14EEA4F_size133_w948_h474.jpeg) ▲埃尔诺作品法语版。其次,她再次确认了书写在女性的生活固有其独特的意义。对于喜欢埃尔诺作品的读者来说,她的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一部分原因便是她所记录的都是女性的普通经历:婚姻生活的单调、身为母亲的琐碎、第一次性 爱的困惑与矛盾,于年迈父母的矛盾,等等。 这些经历是个体化的、私密的,也是普世化的、公众的,她说:“生命是巨大的,是无限可观察的,一生还不足以告诉你一个一生。”最后,女性上升的轨道中,最值得骄傲的不仅是阶层上升,而是在阶层上升中找到自我。有人说,为什么书写自我,埃里诺始终更打动人心,诺奖评委会主席安德尔斯·奥尔森有一句这样的评语,在评点埃里诺书写父亲的《一个男人的位置》这部作品时,他“她的写作总是被一种背叛她所离开的社会阶层的感觉所笼罩。”是的,这个世界的成功学总在赞美阶层上升的喜悦,但却没有人审视这期间人要付出的代价,而安妮·埃尔诺最厉害之处也正在这里,她深刻地剖折自我,深刻地表达了在阶层上升中人性的困惑与内心的流亡,而不是沉浸在庸俗的欢乐中,她总是在审视着这一切“现在我去巴黎,总有一种撬锁而进的感觉,总有一种不属于那里的感觉,我是住在城郊、来自乡下的姑娘,当我看巴黎那些富人区的人走路,他们的举止,我会有种人种学家的研究态度。” 学者李佩珊有过这么一段论述:
哲学家尚塔尔·雅奎特(Chantal Jaquet)发明了一个词叫“阶层叛逃者”,当人们从一个阶层向上流动至另一个更高的阶层,似乎天然地带着些叛徒的意味,但问题在于,这些向上流动者往往会遭遇更大的虚无,并且在这两个阶层的夹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正如向上流动成为了著名历史学家的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所说的,“困难的不是上去,而是在上去的同时,保持自我”。 人类总是这样复杂,生活里充满了颠沛流离,向下的通道里充满了焦虑,向上的通道满是虚无,而真实,勇敢地直面这些,大概才是个人的救赎之路。愿我们都找到真我,找寻各自的救赎之路。祝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