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02-24
- 在线时间11607小时
-
- 发帖11853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8104
- 道行20019
- 原创750
- 奖券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8537
- 金币
- 28104
- 道行
- 20019
- 原创
- 750
- 奖券
- 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16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4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12-30)
—
如果要用建筑来描述上海, 除了弄堂明屯、洋房老宅、摩天大楼,一定还少不了那一座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
上海第一座教会领军人物的墓地教堂、 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上海唯一国风宫殿式教堂..... 魔都15大经典教堂,颜值爆表、风格各异, 一砖一瓦都美呆了!圣三一堂 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 圣三一堂曾是一座专为英国侨民中的圣公会教徒服务的教堂,是早期上海最大、也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 教堂整体为新哥特式风,建筑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因为整个教堂室内外均为清水红砖墙面,因此圣三一堂又被称为“红礼拜堂”。
教堂建筑面积约2240㎡,当年光修建就耗费白银7万辆,相当于现在的2100万元!内外两侧皆为尖券排柱长廊,后部的至圣所是古安立甘式半穹顶结构。
左侧高耸的钟楼曾是上海的制高点!只可惜,钟楼的尖顶后来遭到毁坏,如今虽然得以修复,但高度受到了限制。
听说教堂建成以后,每隔一两年便会新换几扇彩色玻璃,每一次更换都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地址:黄浦区九江路219号荷兰风情教堂 一秒穿越到阿姆斯特丹 很多人对外高桥的印象还停留在“保税区”,殊不知,这里还藏着一座以风车王国荷兰为主题的荷兰风情小镇! 小镇空间非常开阔,开车过来远远就能看见那个超大的荷兰标志性风车,沿河两侧是色彩缤纷造型别致的欧式建筑,仿佛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教堂为典型的欧式风,高耸的塔尖、拱形门窗,屋顶还有凸起的三角窗,与不远处的河流、绿树融为一体,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美照! 整个荷兰风情小镇游客很少,很适合平时闲逛打卡,如果运气好碰到教堂开放就更好了!地址:浦东新区高桥新镇莱阳路4288号 徐家汇天主教堂曾经的远东第一大教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曾经享誉世界的“远东第一大教堂”。教堂正式名称是“圣依纳爵堂”,1904年动土兴建,耗时六年才落成,建筑面积约6670㎡,共可容纳3000余人。
建筑主体外部结构采用红砖、花岗石镶边,堂身正中自带盘型浮雕,墙上有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十分繁复华丽。大堂顶部两侧南北对峙的哥特式钟楼为双尖顶砖石结构,尖顶十字架高达56.6米。
Photo by@小红书gigimin 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镶嵌彩色玻璃,屋顶铺设有石墨瓦,并采用很多圣子、天主等石雕装饰。 Photo by 视觉中国教堂内部,64根高耸立柱一起支撑了巨大的拱穹,每根立柱又由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
Photo by 视觉中国 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都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地址:徐汇区蒲西路158号 新天安堂外滩源标志性建筑
Photo by 视觉中国 新天安堂是上海一座已经废弃多年的老教堂,1866年由旅沪英国侨民兴建,曾是与圣三一堂齐名的社交生活中心。 教堂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相当精致,设计师英国建筑师道达尔是当时上海少数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正规建筑师之一。 Photo by 视觉中国建筑整体为哥特复兴式,布局呈双十字结构,外墙为青砖和红砖相间砌筑,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礼拜堂,中部高达33米的钟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可惜教堂后来遭到了破坏,甚至面目全非。如今,在外滩源的整体开发下,天安堂浴火重生,不仅成为许多新人拍摄婚纱的首选之地,也是文化创意时尚业的积聚之地。 地址:黄浦区苏州路107号泰晤士天主堂 泰晤士小镇上的最高建筑 作为魔都热门网红打卡地,泰晤士教堂一直是神圣的代名词!教堂位于泰晤士小镇核心区,前身为“耶稣升天堂”,最初是建立在松江茸北镇,后来因为政府规划而移地重建。全新的泰晤士教堂集观光与宗教为一体,层高共66.66米,是整个小镇的制高点。三面都有绿地环绕,正前方超大草坪中间有通往教堂的道路,也是小镇上人气超旺的打卡点,很多新人都会选择在这里拍摄婚纱照。
建筑立面融合了英国乡村风与简化的哥特风,流畅的建筑线脚,高挑的建筑分割,金黄与乳白色的建筑格调,无不让人感觉到它的神秘与庄严。
主体建筑共三个尖顶,每一个都有十字架,同时运用了方尖塔、拱券、护壁、圆花彩色玻璃窗等经典元素,十分精致典雅。 地址:松江区三新北路999弄610号泰晤士小镇鸿德堂 魔都现存唯一国风宫殿式教堂 由信徒捐资,建造于1925年、落成于1928年的鸿德堂,前身是长老会沪北堂。
这座教堂一反当时教堂常用的哥特式风格,创新地糅和了中国宫殿式以及西方礼拜厅的设计。这,在上海是绝无仅有的!
从外部看,鸿德堂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殿宇风格,中间一座方形钟楼,四角立着大红柱子,檐下有斗拱与彩画,门口还有一对石狮子,里面的礼拜大厅是典型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设计,罗马双柱构成的拱形走廊特色十足。
教堂被列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此前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不过最近由于内部装修而暂停开放。 地址:虹口区多伦路59号东正教圣母大教堂 新乐路上的“洋葱头” 经常路过新乐路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里有一栋童话城堡般的建筑,它就是1933年建造的东正教圣母大教堂。 30年代上海街头photo by@小红书朱古力'~摄影师 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后,外籍东正教徒纷纷从全国集中到上海,并在上海建造了7座教堂。其中保存完好的,只有这座圣母大教堂,由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兴建而成。 五个鼓形穹顶,造型古朴浑圆酷似洋葱,俏皮可爱。搭配美丽的孔雀蓝、奶白色的墙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有一种梦幻城堡般的感觉。 除了造型独特,东正教圣母大教堂还有9幅因2007年修复而重见天日的精美壁画,吸引无数人前来观看。地址:徐汇区新乐路55号 沐恩堂隐匿在上海城央的“社交会堂”
隐匿于上海闹市的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始建于1874年,是邬达克的早期代表作品,采用的是当时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
沐恩堂建筑面积约3138㎡,由主堂、钟楼和三座附属建筑组成,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外界曾如此评价:“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
  教堂主入口面向人民广场,整体为红砖结构新哥特式风,外立面采用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古朴又神秘。 Photo by@小红书Lee西南角拥有极具特色的塔楼地座,塔楼顶部那座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分外夺目。
从慕尔堂到沐恩堂,近150年来,这座历史教堂曾经历抗日战争,当过难民收容所,沦为过马厩,开办过女子学校、医药、体育等机构,还曾被誉为城市的“社交会堂”!如今,沐恩堂已成为人民广场的地标性建筑。 地址: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息焉堂 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第一座教堂 Photo by@小红书gigimin息焉堂是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的第一座教堂,全名“息焉公墓圣母升天礼拜堂”,曾是一座专属于教会领军人物的墓地教堂。
Photo by@小红书Tony 教堂的设计很有特色:14只尖劵窗围成的南瓜形穹顶,呈现如众星拱月般的奇特曲形。穹顶的外表用铜板装饰,年久氧化后又显现出独特的铜绿色。
Photo by@小红书gigimin 教堂的门洞以及钟楼的窗是典型的哥特式设计,垂直向上的造型营造出神圣庄严的氛围。墙面以水泥漆的淡黄色鱼鳞粉饰,考验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同时,也不失时尚和前卫! Photo by@小红书gigimin教堂内部小而精致,处处可见的尖弧形设计与彩绘玻璃窗,散发着明艳华丽之美,犀利而又透着一股神秘。 地址:长宁区可乐路17号诸圣堂 上海唯一罗马式基督教堂 位于老卢湾区的诸圣堂,是美国圣公会于1925年建造的一所基督教堂。 占地1326㎡,622㎡的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纳1000人举行活动。这是一所典型的17世纪圣公会高派教堂,还是上海仅存的罗马风教堂:红砖、三角形屋顶、混凝土雕刻门柱、圆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有方形塔楼,有63个台级,顶部四面均设三联拱券窗!
在上海众多教堂中,诸圣堂只能算“后生晚辈”,但无论是建筑还是设计,却一点也不逊色!而且诸圣堂还设有专门的盲人礼拜,这是很多教堂都没有的特色服务。 地址:黄浦区复兴中路425号洋泾浜圣若瑟堂 自带篮球场的教堂 Photo by 视觉中国始建于1860年的洋泾浜圣若瑟堂,是上海早期十分有名的仿哥特式的圣堂。1920年以前,还是区域内唯一的天主教堂,并设有法国驻上海领事专用座位。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与教堂同处一个院内的四川南路小学,是当初修建教堂时建造的“类思小学”,1953年被政府接管、更名。 前几年,上海十四号线工程动迁,政府特意留下教堂及周边一些建筑,保留了不可或缺的历史风貌。地址:黄浦区四川南路36号 圣尼古拉斯教堂思南书局诗歌店,魔都文艺地标
皋兰路东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上海仅存的两座东正教教堂之一,另一座即为新乐路上的东正教圣母大教堂。 这幢隐约在法国梧桐树下的白色俄式建筑,建成于1930年代,是上海俄侨自建的第一座教堂,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 教堂整体为拜占庭建筑风,顶部正中间为一个圆顶造型,前、后、左、右则分别以多个大小、高低不等的圆尖顶式造型垂直而下,同时每一侧墙面上都有多个垂直拱窗、彩色玻璃.....显得庄严又肃穆。 几十年来,东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做过办公楼、工厂、仓库,也变成过会所、法国餐厅......如今,教堂被改造为“思南书局诗歌店”,一跃成为魔都文艺新地标!这个用45吨钢铁打造的教堂书店,共有1880余总书籍种类,数量达6300多册,汇集超过10个国家的诗歌书籍。书店还自带梧桐树下的咖啡位,坐在这看书喝咖啡,浪漫又优雅。地址:黄浦区皋兰路16号 佘山圣母大教堂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Photo by 视觉中国 佘山圣母大教堂,又叫佘山天主教教堂,与法国露德圣母大殿齐名,1942年被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为宗座乙级圣殿(minor Basilica),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巴西利卡式,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远远望去,山顶的天主教堂与松江九峰连绵山体仿佛融为一体,红色的砖墙与绿色山林对比显著,显得格外端庄而雄伟。 Photo by 视觉中国建筑融合了希腊、罗马、哥特式、中国传统等多种建筑元素,顶部8只大钟按照一定音符顺序排列,塔尖最高达38米,高8米的紫铜铸成圣母像,高举双手呈十字状的小耶稣,寓意欢迎各地前来的朝圣者。
Photo by 视觉中国 教堂内设有3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而且设计十分先进,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镶嵌的是五彩玻璃,顶部则为碧色琉璃瓦,尤为富丽堂皇。地址:松江区外青松公路9279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缘舍教堂上海第一个酒店婚礼教堂
Photo by@小红书THE HEIDI 缘舍教堂,坐落在佘山茂御臻品之选酒店内,是上海第一个建造在酒店内的婚礼教堂,见证了无数新人的结合。 Photo by 视觉中国教堂建造于2005年,呈现典型的西式教堂风,窗台上下、屋顶前后都蔓延着各种绿植,还有淡红色砖瓦、拱形门窗......浪漫又典雅。 Photo by@小红书THE HEIDI作为魔都超热门的婚礼教堂,缘舍依山傍水,四周绿树成荫,门口还自带一片超大的草坪。《何以笙箫默》、《克拉恋人》、《漂洋过海来爱你》......等热门影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 地址:松江区佘山林荫新路1288号清心堂 男女隔离的创新教堂 Photo by 视觉中国1860年,美国北长老会在上海建立了清心堂。当时,清心堂办有清心男校和清心女校两所学校,为了奉行男女隔离的中国传统文化,清心堂创新性地设计了独特的“人”字形建筑布局,颇具特色。 两侧为两个独立的礼拜空间,分别设有主出入口,供男女学生教徒使用;中部二层为夹层楼座,供成年信徒使用,需通过室外楼梯到达二层平台后进入。 Photo by 视觉中国除此之外,清心堂还第一次尝试在教堂中使用了起坡设计,就像如今的观演礼堂一样,地面逐级降低;而且教堂内部楼上楼下无一根柱子,平顶高悬,后排信徒也能够清晰地看到圣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