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2-22
- 在线时间27005小时
-
- 发帖7139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5078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6197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1390
- 金币
- 5078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6197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70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2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1-16)
—
当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抑郁」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深陷抑郁之苦的不仅有大人,还有最应该无忧无虑的孩子。抑郁是怎么盯上我们的孩子的?那些抑郁中的孩子又在承受怎样的一切?        上面提到的这些,作为大人的你,也曾经经历过其中的一些吧?不论是现在的小孩,还是曾经是小孩的你,都经历着这些痛苦与挣扎。关于儿童抑郁我们还希望你知道的 4 个点:➊ 儿童抑郁症通常在 10 岁以后会显现出来。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未来、长期更严重的抑郁症发作的风险。儿童期和青春期未得到治疗的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风险的上升。➋ 大部分时候,儿童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除了遗传因素外,家庭、学校环境都可能让沮丧的孩子陷入抑郁。也有些时候,抑郁症可能由 1 个负向事件诱发,比如父母分居、丧亲、校园霸凌等。我们需要做的是真实了解孩子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➌ 青少年抑郁的外在表现和成人略有不同,往往不一定表现为情绪低落,反而容易出现愤怒、易激惹的表现,经常被错误归类到问题儿童。另外很多青少年还会表现在身体症状上,比如头痛、失眠等外在表现,很容易漏诊。➍ 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病人群在增加。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仅有不到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治疗,如果再单独看青少年群体甚至可能更少。不是现在的孩子变脆弱了,而是我们总算开始意识到:抑郁状态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情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急需关注和治疗的疾病。那些深陷抑郁的小孩,不是娇气,也不是脆弱,他们只是生病了。他们需要帮助,更需要正规的治疗。只要渡过这条情绪的河流,对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