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89D6C38170F82ACA6771AADB335EFB771332E222_size577_w1080_h1657.jpeg)
▲ 丰收季金黄的稻田。 摄影/邱会宁
-风物君语-在老家的米缸上,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中国人对“
丰收”的感情
是刻在基因里的
这个带着被
阳光烘热的
香气的词
不仅意味着物质的
充裕更意味着无可替代的
安全感![](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D0D279E4EF9173CE8651ECC2B3705B806EF163A9_size559_w1080_h1620.jpeg)
▲ 山西运城下起了丰收雨。摄影/康辉
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
秋收无疑是
最高潮是所有
期待的指向
也是最盛大的
节日
万亩金黄,颗粒归仓粮食 既是最受中国人重视的作物
也是“
丰收调色板”上最雍容灿烂的一抹暖色
当
黑龙江人揭开一锅“嗷嗷香”的
五常大米饭广东人正坐在灶旁
等待“煲仔”中的
丝苗米饭的成熟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422A8B98D5CA83C2065023CDDCEE43EEBDB06A9_size410_w1080_h1967.jpeg)
▲ 黑龙江五常大米水稻田。摄影/赵天华
当
青稞糌粑和酥油茶抚慰了
高原的风
高粱 酿出的一口香醇热辣
也驱散了
贵州山中的阴冷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9D5A74A866E298E23CB45138CECC6FE37A731B49_size250_w1080_h1439.jpeg)
▲ 西藏日喀则的青稞已到收获季节。图/视觉中国
2019年
中国的土地上长出了
6.64亿吨粮食
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
24.4%![](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2AB5ABBC6E31E86CA6B14493EDEF9689C49FAE90_size153_w1080_h1617.jpeg)
▲ 中国粮仓分布示意图。制图/F50BB
要寻找
华夏农耕的发端
我们终归要回到
那两条被深情地唤为“
母亲”的
大江大河![](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F3B8E15C37634F82CFDB0BC21965D1658FB1C96B_size442_w1080_h1439.jpeg)
▲ 秋季的嘉兴水田。摄影/夏松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07B426DD68F05330C3524E72C9E72B5CE0038526_size443_w1080_h1441.jpeg)
▲ 成都平原。图/视觉中国
长江孕育了一串珍珠般的大小
粮仓从“
天府之国”的
成都平原到“
熟则天下仓廪皆满”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腰肢柔软的
水稻与水墨
长江是绝配
而锋芒毕露的
小麦则与拥有“小麦色肌肤”的
黄河为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4FDF6906D3F7A55A4A1B00C9877A1CF70C82FF21_size163_w1080_h1439.jpeg)
▲ 甘肃酒泉瓜州县,农民收割小麦脱贫致富。摄影/吴俊瑞
小麦早已彻底俘获了黄河沿岸居民的胃和心
以
河南省为例
小麦年产量占全国
1/4不仅能在喂饱本省人民的同时
远销海内外还是中国最大的
饼干、方便面生产基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91B7E93DBBB22220FEB33BEB7FE2154DF8D71AE_size389_w1080_h1440.jpeg)
▲ 河南周口,农场工人在翻晒小麦。图/视觉中国
虽然广大
山区的土层较薄
但土地从不亏待勤劳的人
云贵高原和
黄土高原或许种不出五常大米
却正好对上了
洋芋(土豆)的脾气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04495FCF6B504131B356FDC6F0147C9933F9B1C1_size258_w1032_h1375.jpeg)
▲ 贵州威宁农家的烤土豆。摄影/李光荣
在“
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之路上
土豆展现出了惊人的可塑性
碾泥、摊饼、炸块儿、做粉丝丝毫不输给小麦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53B77C7E68BE8BDC85A9EBD1B8538BD2828909A0_size376_w1080_h1439.jpeg)
▲ 广州市增城小楼镇小孩在开心地收土豆。摄影/卢文
瓜果菜蔬,大地如虹如果淀粉之香是画布的温暖底色
瓜果蔬菜就是慷慨倾倒的
颜料桶1988年
“
菜篮子工程”第一次由农业部提出
其后30余年间
中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从
170公斤上升到了
近400公斤中国成为了
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2043.89万公顷菜地
1亿多名菜农
8000多万名相关从业者的努力
支撑起我们的一日三餐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DDC1FD6BFE054F1109C0A9875EE6C43A98B7E5B_size441_w1080_h1080.jpeg)
▲ 广西百色田东县的蔬菜生产基地。图/视觉中国
常规的白菜萝卜西红柿
是“
蔬菜安全”的坚实防线
而另一些地区的
秋季特产则不图产量
只图半个月的
新鲜![](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22B9AD9E35CB8703634667421C0545887E51A3B4_size288_w874_h1310.jpeg)
▲ 四川西昌,村民正在晾晒丰收的圆根萝卜。摄影 /张永锋
“最是
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江南的
鸡头米(芡实果实)
既可以与
河虾仁、荸荠、莲藕一同
组成“荷塘小炒”
也能在
桂花糖水中
扮演新剥珍珠的角色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DE48E10812FDC5798088F613699A1514D582839_size607_w1080_h1620.jpeg)
▲ 无锡的芡实(鸡头米)种植地。图/视觉中国
色浓,味甜,质感敦厚这是果园里的丰收图景
“
梨行卸了梨,
柿子红了皮”
“旱
枣子,涝
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硕果累累,是最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77AA7C34FB5FD97D1831EC58355A06633543B5C8_size349_w1080_h1619.jpeg)
▲ 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柿子丰收场景。摄影/左雪兰
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
人均水果占有量仅有3千克
而今已高达
184千克上千万名果农和农技人员
种出了全球
31.4%的水果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70F5DA41F55E35BE2C9FCF8048916F161D350080_size484_w876_h1315.jpeg)
▲ 甘肃庆阳西峰的苹果熟了。摄影/汪琳
西瓜、柑橘、苹果 “三巨头”
占了全国水果总产量的
56%而在1996年到2017年间
中国
其它水果的年产总量涨了
三倍![](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494BF8AC53B0D6871D8DEB111AC90DF394D70F6B_size477_w1080_h1620.jpeg)
▲ 广东湛江徐闻县“菠萝的海”。图/视觉中国
广东的菠萝与
新疆的吊干杏、石榴擦肩而过
四川的红心猕猴桃、晚熟芒果卖到了祖国的东北角
西藏的昌都醉梨和江西的马家柚进行了位置互换
各地风味在血管般的高速路上涌动
更是独属于秋收季节的狂欢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17777045C80898B1E6ED8050776CF63053AEAAC3_size434_w1080_h1619.jpeg)
▲ 广州从化人家丰收荔枝。 摄影/邱新生
丰腴百味,皆出于此佳肴盛宴
需要扎实的主料
更需要星星点点的
百味调合这些“隐藏英雄”,就是
油和香料今年
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预计达到
2781万吨居
全球第二国内
消费量则位居
全球榜首![](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0A0D140EAEFE2E0A60AFF0C17533AAB0F8498490_size634_w1080_h1439.jpeg)
▲ 江苏徐州贾汪区的红米花生到了收获季节。摄影/郑舟
从春季开始
油菜花海的景观一路北上
由
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开启
再由
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春油菜接替结尾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AF74570D30374ED4C103A068D9B1C91F81852496_size334_w1080_h1618.jpeg)
▲ 青海门源油菜花,7月开放最盛。图/视觉中国
油葵 (油用向日葵)也不甘示弱
每年夏天
在
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三大产区
前来赏花的游客
都被淹没在高大的花丛中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1D03BC87D15515AFDC80E6FC5903FD87001F889_size325_w1080_h1620.jpeg)
▲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大片向日葵。图/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
花生、大豆、玉米、芝麻、胡麻虽然外形低调
种植面积却是“闷声发大财”
除了大豆
其余
四种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
均位列
世界之首![](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B0FF6B25BA4C91D64DE0A54E654C4FFC1D4FA5C6_size185_w1080_h1620.jpeg)
▲ 吉林洮南市玉米丰收季。摄影 /邱会宁
有了油脂
五味的融合就有了介质
中国是
世界第三大甘蔗生产国而
广西则是国内最集中的甘蔗出产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5463BCA955475B022ADF202BADA152F79DFF9018_size469_w1080_h1617.jpeg)
▲ 广西贺州,蔗农在整理打包黑蔗。图/视觉中国
如果追求更有“酿造”气息的甜
盛夏花期之后
就到了
蜂蜜成熟的时节
中国稳居
世界蜂蜜产量第一位浙江、四川、湖北、河南、黑龙江的养蜂人
贡献了
超过60%的全国蜂蜜总产量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E31F550FB31F0ABA3DF887EC3621EA461333AA7_size192_w835_h1112.jpeg)
▲ 广州从化正在酿蜜的养蜂人。摄影/邹庆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受国家调控的商品
食盐对于生活乃至文明的意义
再强调也不为过
每年
中国人要吃掉
700万吨盐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0713EC3F99E3F1317A4ECDB0C1CF9800BC3A8A7_size134_w1080_h1620.jpeg)
▲ 江苏盐城盐场,全国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摄影/清溪
当今中国
四川产的
花椒总体质量最佳
河北、山西则以量取胜
夏末秋初,花椒大量成熟
这场丰收不知牵动着多少食客的心
没有花椒
麻婆豆腐、沸腾鱼、椒麻鸡可怎么办?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904D55B68B02D57760B705B948C96DE58B33FC1A_size231_w1080_h741.jpeg)
▲ 四川南充市西充县的农民在采摘青花椒。图/视觉中国
中国大地虽然物产丰饶、各有千秋
但
辣椒的收获场景
仍是最有“
丰收味儿”的画面
中国凭
4000万吨的辣椒年产量位居全球之首
其栽培面积占
蔬菜栽培总面积的12%以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6389393CA6CF51A83B41F75E1C42FA044A819647_size180_w1080_h720.jpeg)
▲ 贵州毕节市金鸡村村民在整理晾晒的辣椒。图/视觉中国
秋天,
新疆的广阔大地上
正酝酿着一波接一波的味觉刺激
全国
1/5的
干辣椒都来自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FB8FFBDE56B49490E8CB329F21814234C9FA24DF_size98_w1080_h720.jpeg)
▲ 新疆塔城沙湾县的农民正在晾晒辣椒。摄影/张永锋
从“
传统吃辣大省”云贵川、湖南湖北
到
陕西、甘肃、江西、广西、海南……
这种介于蔬菜和香料之间的神奇作物
“
点燃”了中国人的舌尖
创造出数不清的迷人风味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E85B35DA4CA59DD62F0CBD296AA56B75D83F339A_size193_w1080_h749.jpeg)
▲ 陕西宝鸡市陇县农家院的辣椒丰收图景。摄影/左雪兰
上山下海,收尽肥美秋收 ,收的不止是土里长出来的
也有
地上跑的、水里游的
2019年
全国羊肉产量达到
488万吨牛肉产量达到
667万吨大江南北
共享这一份对
秋膘冬补的执念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B4D8FC6E034FC29ADFCD37E9D45E3688D5E0BBAA_size151_w1080_h721.jpeg)
▲ 新疆阿勒泰,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群进行秋季转场。图/视觉中国
草原林海中
除了有“行走的丰收”
还有“
深藏的山货”
这是独属于
一方水土的秋天
趁夏季的余温尚在
东北的森林里出现了
蓝莓、榛蘑与
西南山中的
菌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FB189C0D8918CC82C10594F69D6AC74B9BDDC424_size175_w1080_h716.jpeg)
▲ 昆明农贸市场里的牛肝菌。图/视觉中国
人人心中都藏着一份“
莼鲈之思”
中秋前后的
大闸蟹是老饕眼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奢侈
生蚝、扇贝、贻贝以及各类
海鱼也在秋季达到了风味与口感的巅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3D684AAE55126C5E3C94CA5F99E93A30968883E6_size94_w1080_h720.jpeg)
▲ 江苏淮安盱眙县天泉湖的秋季捕鱼场景。摄影/杨默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2E645CC3B73119CC28B8F90C9A258A7AF158E836_size124_w1080_h720.jpeg)
▲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海捕场景。摄影/杨天鑫
秋风乍起
困居城市的人们无畏旅途劳顿
只为在
河塘边、海港边的餐馆院子里坐下
给味蕾一个季节性的交代:
“看吧,我没有辜负你吧。”![](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1A4537007FC03498B4A466728C1DA3FAB6AB69A4_size234_w1080_h1439.jpeg)
▲ 广东江门台山,村民喜悦丰收莲藕。摄影/邱新生
中国人与土地 的羁绊
深刻得无法被城市化动摇
丰收的另一面不是挥霍
而是
加倍的珍惜以及对
土地和劳动者的真诚感念
又是一年
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时节
祝所有期待着收获的人们
如愿以偿![](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9A22A0CD4836F5B36E6A9083E254C7881567B310_size283_w1000_h1333.jpeg)
▲ 岁丰年稔,愿我们的日子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