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即是人体能量的补给站,同时也是“下水道”,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都需要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与此同时还会带走其他的代谢废物,一个通畅无阻的肠道对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03396fdba6b342bd840417fd93ee2956.jpeg)
虽然是人体最大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肠道是非常脆弱的,近些年来我国患大肠癌的病例直线增长,近80%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到了晚期。
大肠癌在临床上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它的出现与遗传、慢性肠道病、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有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020e149e97c547c3800260e31deb8fdc.jpeg)
如若能在早期发现癌变,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患者五年内的生存几率能达到90%以上。
相反,若是走到晚期的患者,从发现到死亡可能连一年的时间都无法坚持,在这期间患者遭受的痛苦也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0a7739a30ced424a8df08e967e390485.jpeg)
既然如此,早期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1、排便习惯有异常
当人体形成固定的排便规律后,在没有肠道疾病时规律不会被轻易打破,比如每天餐后有便意想排便、早起例常排便等。
当肠道内发生了癌变,癌细胞就会不断刺激肠道内壁,造成排便系统紊乱,排便次数对比之前有了明显变化,比如一天多次大便,或者几天一次大便、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等,这都可能是肠癌到来的信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226ca52b6959452bb31c3a4bf014783b.jpeg)
2、大便形状的变化
人体肠道的长度有身体体长的5-6倍,虽是如此但它们每一段的分工较明确。
譬如直肠,是储存食物残渣、排出粪便的场所,当直肠内出现癌变,癌肿不断发展会导致肠腔狭窄,粪便储存空间减少,在排便的过程中不仅不畅通,还会出现扁条、细条状大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f50c8f7b2fee4408be6b0f49bd462fd3.jpeg)
3、便血症状
若直肠发生癌变,因病变部位距离肛门比较近,所以出现便血症状,颜色也多以鲜红或暗红色为主,且常为血便分离的状态。而当内部的结肠癌细胞发生出血,血液就可能在肠道内发生分解,导致“柏油样大便”出现,伴随异样的腥臭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5ef6e7b34be9437eb286b89fca8cf869.jpeg)
4、消瘦和贫血
大肠癌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多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其主要是因为肠道吸收功能减弱,身体的营养供给本身就缺乏,再加上癌肿的发展需要大量营养维持,在和健康细胞抢夺营养的过程中,人体也会迅速消瘦。而且肠癌发展阶段也会造成消化道出血,最终导致患者日渐消瘦还有,出现贫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48f4e23fc7e04cb0b60f2fb7b4621326.jpeg)
以上四个症状出现,或是大肠癌发出的“讯息”,所以对于肠息肉患者、有肠癌家族史、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肠镜检查很有必要,这也是临床筛查肠癌的最常用手段,一旦发现肠道内有异常占位,就需及时进行病理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3f419e257edc46d992cef2c5e59033c4.jpeg)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身体健康,上班族请避免久坐,这样不利于肠胃消化蠕动,也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做一些腹部按摩,提高肠道代谢功能,使肠道永葆健康。